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宋代文人士大夫在政治改革失败后,他们的济世热情逐渐消减,情怀归于平静含蓄,同时坚持人的行为处事应符合当时政治伦理秩序。正如诗人梅尧臣说:“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他把对“平淡”诗歌境界的追求阐述得十分清楚。据此可知,宋代艺术创作(       
A.注重理性原则和教化功能B.彰显文人大夫的价值趋向
C.蕴含世俗文化的创作风格D.凸显理学的主流意识形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代绘画可以说是一个色彩瑰丽的世界。而宋代推崇逸格的绘画,追求自然,颠覆了色彩在绘画中的地位。宋代画论还以雅俗之分,将文人笔墨视为雅趣,将色彩艳丽视为低俗。这一变化(     
A.体现儒学对审美的影响B.造成文人写意画一家独大的局面
C.反映了理学的格物致知D.导致风俗画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唐朝画坛人物画一枝独秀,推崇“以形写神”的画学风尚,呈现出张扬、绚丽的气势美;两宋以来,山水画、花鸟画跃居画坛之首,形成重笔墨而轻设色、朴素淡雅、内敛含蓄的新画风。唐宋绘画风格的变化主要缘于(     
A.王朝气象的衰败B.儒学思想的转向C.市民文化的发展D.审美观念的提升
2023-12-30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教育片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马端临(约1254—1323),宋元之际史学家。他出身相门,“家传鼎鼐之谱,幼皤(翻)馆阁之储”。南宋灭亡后,他把毕生精力倾注于《文献通考》的编著。此间,历代意识形态的得失问题和田制、税制、官制、兵制的利弊问题有机地联在一起,引起了马端临的高度关注。马端临又究寻到秦汉以降公私藏书十亡六七的惨痛现象,殊感兵败国破之时常为图书蒙厄之日。从《通考》全书看,他一方面“旁搜远绍,门分汇别”,另一方面“参稽互察……融会错综”。其中《经籍考》收载存世可考的图书4000多种。举凡九经三传,百氏遗说,史坛巨制,文苑名著,医卜技艺代表作,神仙浮屠经典,无不诸评俱载,“纪其著作之本末,考其流传之真伪,订其文理之纯驳”。从明清以至近现代,规仿或赓续《经籍考》的著述层现迭出,转密加详。

——摘编自杨寄林《<文献通考经籍考>的成书与价值》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端临编著《文献通考》的条件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端临编著《文献通考》的历史功绩。
2023-08-3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镇安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词最早出现于晚唐五代,但创作情调低迷北宋后以柳永为代表的词人把男女情爱作为创作的主题,生动而真切的描写对爱情的追求,同时在词中加入许多俗话俚语(方言),使词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学艺术。这表明,词这文学形式的发展(     
A.适应了市井百姓生活的需要B.降低了文人的审美情趣
C.推动了诗歌的表现形式D.顺应了冲破理学桎梏的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元末明初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贵由赤》记载:“贵由赤者,快行是也,每岁一试之,名日‘放足’,以脚力便捷者膺赏……在大都,则自河西务起程;若上都,则自泥河儿起程。越三时,走一百八十里,直抵御前,俯伏呼万岁。先至者赐银饼,余者赐段匹有差。”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是发生在元朝行省范围内的体育盛举B.是朝廷组织彰显民族习俗的体育运动
C.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国际马拉松比赛D.是文学作品的夸张描述没有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经由考试出身的大批士大夫由野而朝,由农而仕,由乡村而城市,作为一种心理需要和情感回忆,山水画在宋代日益发展和成熟起来。这说明山水画的发展
A.与社会阶层的变动有关B.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C.是科举制度成熟的产物D.受到新儒学思想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       
A.贴近生活,易受欢迎B.寄情山水,意境悠远
C.句式整齐,语言精炼D.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2018-06-10更新 | 4652次组卷 | 8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陕西省宝鸡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