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李心传(1166-1243),南宋隆州井研(今四川)人。父李舜臣,治《易》颇有心得,以所《本传》三十三篇为朱熹所称道。受父亲影响,十四五岁时就立下修史之志。然其在科场上不意,“于是绝不复应举,闭户著书”。其少年的经历与见闻,为其修史提供了条件。而关心天下,录文献掌故的他为修史准备了资料。其史学著作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建炎以来朝野杂记》《闻证误》等。其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高宗一朝史事,吸收了《左传》《汉纪》《后汉纪》在编纂上的优良传统,编年系事,又不为例所限。他在注中引用的材料,有书名可据的,近两百多种。他常重视材料的考辨,求真去伪,择善而从。后人称其“辨驳详明,根据凿凿”。有学者评论:“其文繁而不病其冗,一切是非得失,皆据实铨叙。”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心传编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的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心传编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所体现出的史学研究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马端临(约1254—1323),宋元之际史学家。他出身相门,“家传鼎鼐之谱,幼皤(翻)馆阁之储”。南宋灭亡后,他把毕生精力倾注于《文献通考》的编著。此间,历代意识形态的得失问题和田制、税制、官制、兵制的利弊问题有机地联在一起,引起了马端临的高度关注。马端临又究寻到秦汉以降公私藏书十亡六七的惨痛现象,殊感兵败国破之时常为图书蒙厄之日。从《通考》全书看,他一方面“旁搜远绍,门分汇别”,另一方面“参稽互察……融会错综”。其中《经籍考》收载存世可考的图书4000多种。举凡九经三传,百氏遗说,史坛巨制,文苑名著,医卜技艺代表作,神仙浮屠经典,无不诸评俱载,“纪其著作之本末,考其流传之真伪,订其文理之纯驳”。从明清以至近现代,规仿或赓续《经籍考》的著述层现迭出,转密加详。

——摘编自杨寄林《<文献通考经籍考>的成书与价值》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端临编著《文献通考》的条件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端临编著《文献通考》的历史功绩。
2023-08-3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镇安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3 . 在世界文化发展历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均有一些内在的共通之处。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倘若作一个历史的平行比较的话,那么中国式的文艺复兴比欧洲早了五百年。北宋年间的人文气象,与五百年后的意大利城邦十分相似,具有一种人的自我觉醒的品质,以及相应的人文关怀的自觉。……欧洲的文艺复兴非常迅速地产生出辉煌的文明成果,而工业文明又反过来推动和扩展了文艺复兴的文化成就,彼此相辅相成,互相激励又互相补充。相反,始于北宋年间的中国文艺复兴,非但没能得到文明化成果的支撑,反而受到非常惨烈的夹击,……如同石缝里的小草一般,气若游丝,时不时地艰难苟活于一息尚存的窘迫。

——李劼《中国文艺复兴的历史回眸和可能性空间》

材料二   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不同时代的划分具有不同标准。从新生产方式和新阶级力量出现的角度来看,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都是新时代与旧时代的分水岭。……从历史意义上讲,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艺复兴都是思想文化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起点。

——王欣《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之异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年间人文气象的具体表现,并联系宋朝时局和思想文化,说明“中国文艺复兴”的结局产生的原因。
(2)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出发,材料二中“新时代与旧时代的分水岭”应如何理解?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艺复兴都是思想文化现代化的起点”这一结论的合理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