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科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962年,宋太祖对近臣明确指示:“今之武臣欲尽令读书,贵知为治之道。”在其倡导、督促、示范和带领下,文臣武将们的读书有了明显进步。宋太宗同样热衷于读书。他诏令史馆日进《太平总类》三卷,“朕当亲览”。上述现象(     
A.表明宋代大力推行文官治国方略B.利于促进宋代书籍出版业的发展
C.是当时科举制得以完善的重要因素D.推动了宋代学术文化的下移和繁荣
2023-05-12更新 | 740次组卷 | 7卷引用:黄金卷03-【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湖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是南宋淳祐九年(1249年)晦明轩刻本《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的目录页,左侧有“晦明轩记”钟式牌记和“平阳府张宅印”琴式牌记。这折射出,当时(     

A.中医药学进入总结时期B.活字印刷术已普遍使用
C.出版业的竞争较为激烈D.政府加强商业活动规范
2024-03-27更新 | 453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有史籍云:“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对材料“板印”或“活板”的解读,正确的是(     
A.板印技术从五代就开始使用B.板印印刷在唐朝已相当普及
C.活板最早使用的是金属活字D.活板是印刷术一次质的飞跃
4 . “身体史”是一股新的史学浪潮,主要研究身体器官、生理及其与社会、文化、政治的关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在身体生理结构、身体损伤及遗体防腐技术等方面的认知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据统计,北宋颁布了200多条与医药卫生有关的诏令,斥巨资刊印医学书籍。各种坊刻、私刻的医书也很盛行。此外,用于遗体防腐的丁香、安息香、樟脑等,几乎都包括在广州、泉州、明州等港口的香药贸易名单之中。

——摘编自邱志诚《国家、身体、社会:宋代身体史研究》

材料二   按满族旧俗,服丧之人百日内不剃发,以全孝道。乾隆在皇后富察氏病逝后,下诏包括汉族官员在内的文武百官服丧。尽管历代皇帝竭力维持满族特性”,但随着满汉融合,满族传统已从满人的生活中淡化。此次丧期内发生多起满汉官员的剃发案。犯官多称不得剃发作为习俗从未正式写入条例或会典,诏书中也未明言。乾隆则称理法所必当然,不必载之简册。让乾隆甚为恼怒的是,大臣们在案发后对自己如何处置犯官的旨意置若罔闻,目无君上,于是对犯官及被认为态度轻慢的官员施以惩治。

——摘编自王志强《乾隆十三年剃发案的身体政治史探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对身体的认知实现巨大进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乾隆皇帝要求百官为皇后服丧的目的,并对其惩治官员的行为进行评价。
2024-04-23更新 | 19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大湾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联考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宋代对医学、药物的研究更加注重实证,大量采用动物实验,强调观察和实证,如寇宗爽在《本草衍义》中写道:“有人以自然铜饲折翅胡雁,后逐飞去。今人(以之治)打扑损。”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宋代(     
A.医学研究重视理论总结B.民众公共卫生意识增强
C.格物致知风气影响较大D.社会发展进入近代前夜
2024-03-28更新 | 213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6 . 【雕版印刷事业的发展】

材料一   雕版印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五代后期已经相当普及,主要表现为:民间刻书规模日益扩大、刻书门类广泛,但都是有关佛经、字书、历书之类社会杂书,而没有正统(官修)经典、正史书籍。那时国子监科考都是用的抄写本,将儒家经典雕刻在石头上,供人们阅读、传抄、拓印和校正。至后唐长兴三年二月,政府批准中书门下关于依《石经》文字,刻《九经》印版的奏请。“敕令国子监集博士儒徒,仔细看读,后各部随帙刻印,广颁天下,如诸色人等要写经书,并须依所印敕本,不得更使杂本交错”。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雕版刻印儒家经典,也是政府对印刷术的第一次利用。

——摘编自王志国《五代国子监刻书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材料二   初兴于唐、五代的雕版印刷,终于在两宋之世大放异彩,迎来了中国雕版印刷业的黄金时期。宋代文豪苏轼曾云:“余尤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汉书》《史记》而不可得,皆手自书,日夜诵读,唯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转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宋代形成了政府出版、私家出版、书坊出版三大出版系统,共同构建起了全社会普遍的出版意识。宋代出版业既包括文本的出版,也包括生产要素、生产资源配置及生产技术等内容。如纸张、墨、书法、刻工、雕刻技术、印刷技术、作坊生产流程、书价、图书发行、版权保护、图书广告等。图书的普遍生产、流通与阅读成为整个社会一种共同的“文化存在”或“文化空间”。

——摘编自田建平《宋代书籍出版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五代雕版印书的新变化及其对图书事业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宋代书籍出版的特点及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根据南宋《楮币谱》的记载,交子使用多块铜版套色印刷而成,“敕字”铜版,中间是宋政府发行交子诏令,为黑色图案,“年限”铜版刻有交子发行年代、使用期限及界分等文字,为黑色图案,“红团”铜版有孟子见梁惠王等红色图案。据此可知,宋代交子(     
A.是宋代高超印刷技术的见证B.得益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C.反映政府严格管理纸币印制D.具有劝诫民众的教化功能
2024-03-01更新 | 16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高三下学期决战新高考(大联考)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某研究者设计了以下研究思路:

第一步,通过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思想等方面,了解和把握社会发展的总体特征。

第二步,对科技繁荣的原因进行分析论证,对中国科技史等相关资料文献进行分析、概述,总结社会发展中利于科技繁荣的因素。

第三步,通过借鉴影响宋代科技发展水平的社会因素,思考当今实现科技强国的方法。

根据研究思路确定一个研究题目(可以是经济、文学等其他方面),结合中国古代史所学知识完善论证过程。(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宋时形成了“有相当数量的专门制造纸的工匠和作坊”,许多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纸的生产,如陕西路期郡县一带,“人以纸为业,号纸户”,广西的宾州、澄江洞的许多人家以“造楮为业”等。上述现象可以印证宋代(     
A.传统科技领先世界B.地域分工日趋细致
C.文化事业繁荣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宋代出版的各类农书数量统计表

分类数量占宋代农书比例
农业通论139.22%
农业气象10.71%
耕作、工具、水利21.42%
粮食作物21.42%
经济作物2417.02%
观赏性作物(花、果、竹)5539.01%
蔬策及野菜42.84%
虫害防治10.71%
蚕桑21.42%
畜牧.兽医2920.57%
记述天文历法、自然物候的政令8567%

(1)这些农书出版的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2)宋代出版的农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