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明代万历年间绘制的《乾坤一统海防全图》是一组条屏式样的海防图,全图自广东沿海向东向北呈“一”字展开。清中期的长卷式沿海全图的分图顺序,多为“自盛京(今辽宁)至广东”,这与明人万里海疆“自粤抵辽”截然不同。这一呈现顺序的变化,最有可能是基于(     
A.王朝政治的差异B.制图技术的发展C.经济重心的变化D.外贸政策的不同
2024-05-08更新 | 327次组卷 | 6卷引用:历史(天津卷03)-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万历怠政,是指明神宗当政期间的怠政现象。一般认为开始于万历十四年(1586年) 秋末冬初,长达28年之久。有学者认为,明朝内阁作用巨大,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皇帝的惰性。由此可以推知,明朝(     
A.内阁作为决策机构,保证了中央行政顺利进行
B.内阁位高权重,皇帝的最高权力日趋衰落下去
C.内阁是皇权强化的产物,发挥了重要辅政功能
D.明朝的中央权力结构异化,杂乱无章混乱无序
2024-03-27更新 | 316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3 . 明代内阁虽有“票拟”权,但面见皇帝的机会不多,故难以理解皇帝的旨意,票拟也往往不合圣意,于是便出现皇帝强制大学士再拟、三拟,甚至“留中不报”“径发中旨”的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决策权力的转移B.君权的空前强化
C.内阁地位的下降D.内阁的非正式性
2023-12-27更新 | 358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2024届普通高中等级性考试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朝的郑和曾奉命率领庞大的船队进行远洋航行。对于郑和的航海,梁启超作了这样的评论:“谓大陆人民,不习海事,性或然也,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见(现)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当维哥达嘉马(达·伽马)发见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顾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我国民虽稍食其赐,亦几希焉,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维哥达嘉马以后,有无量数之维哥达嘉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

——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郑和研究资料选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梁启超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2023-12-11更新 | 104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8-【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天津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明史》记载,洪武年间,御史周观政巡视奉天门,拦住了准备入宫的一队女乐,领队的中使只能禀报皇帝,而后回复周观政“女乐已罢不用”。但周观政要求“必面奉诏”。最终朱元璋只能亲自出宫,向周观政解释“宫中音乐废缺,欲使内家肄习耳。朕已悔之,御史言是也”。这一事件说明(       
A.御史职能发生根本转变B.台谏对君权形成一定制约
C.台谏合一趋势开始出现D.相权的膨胀威胁专制皇权
2023-12-05更新 | 310次组卷 | 4卷引用:黄金卷07-【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天津专用)
6 . 景泰四年(1453)漳州知府谢骞下令随地编甲,并把靠海的违式船只尽行拆毁;还规定小船必须朝出暮归,本地人户须朝出暮归,如暮不归即赴府呈告,有不告者,事发连坐。上述规定反映出明朝(     
A.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B.地方权力得到扩展
C.法律严苛的现象加剧D.社会控制手段多样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于郑和下西洋,明人评价说:“自永乐改元,遣使四出,招谕海番,贡献迭至,奇货重宝,前代所希,充溢府库,贫民承令博买或多致富,而国用亦美裕矣。”远航所及,各“番王酋长相率拜迎,奉领而去。举国之人奔趋欣跃,不胜感戴。事竣,各具方物及异兽珍禽等件,遣使领赍,附随宝舟赴京朝贡”。当时东南亚各国商品交易除以物易物外,爪哇“行市交易用中国铜钱并布帛之类”,苏门答腊“国中一应买卖交易,皆以十六两为一斤(同中国古制)”。郑和还秉承“抚外夷以礼,导人以善”,“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导以礼仪”的涉外原则,沿途传播中国的历法文化、衣冠礼仪等。

——摘编自王更红《从郑和下西洋话海上丝绸之路的崛起》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在积极发展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合作和贸易关系的同时,重视对西方国家和亚非国家的贸易,努力从中寻找突破口。东南亚国家的对外贸易在其国民收入中占的比重很大。美国的“禁运”政策打击了东南亚各国的输出,这使东南亚国家对“封锁”“禁运”日益感到不满。在东南亚地区首先突破“禁运”的是锡兰(今斯里兰卡)。中锡两国于1952104日签订了关于中国售给锡兰8万吨大米的合同;同年12月签订了关于橡胶和大米的五年贸易协定。在亚非会议期间,中国代表团利用各种机会,通过各种渠道,广泛进行接触交流,开展友好活动。到1956年,中国已同印度、缅甸、锡兰等9个亚非国家签订了政府间的贸易协定。从1951年起,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中,亚非国家所占的比重就已经超过西方国家。

——摘编自彭波、施诚《新中国是如何突破贸易封锁的?》

材料三   2015328日,由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指出了“一带一路”的范围,不论是陆上还是海上丝绸之路,都离不开与东南亚国家的联系。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和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期,加之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在此大背景下,中国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开放力度,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市场,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东南亚国家现已成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中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摘编自李村璞、柏琳、赵娜《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贸易潜力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和船队与东南亚国家交往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发展贸易的原因及其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交往中所得到的启示。
2023-11-19更新 | 96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3-【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天津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曾有人向王锡爵(明代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传言:“上久不乐接士大夫……今幸有知公之一线,好在将顺,切勿自断其线头。”这表明,当时(     
A.宰相参政议政职能得到强化B.中央集权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C.六部已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D.阁臣起沟通皇帝和外廷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明初,朱元璋要求百姓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知晓丁数、职业,即“某民丁几,受农业者几,受士业者几,受工业者几,受商业者几”。这一措施意在(     
A.强调农商皆本B.加强对民间的控制
C.禁止人口流动D.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2023-06-09更新 | 8265次组卷 | 4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明代前期海防采用卫所制度。每卫官兵五千六百人,设指挥使一员统领。北起辽东,南至海南岛的海防前线共设卫五十四,千户所一百二十七。除在沿海险要之处筑城“屯兵设守”外,各个卫所还配置了战船,以实现水陆配合,协同作战。这表明当时(     
A.海防形势急剧变化B.政府重视开发海洋
C.海防实力十分强大D.海防建设较为完善
2023-05-21更新 | 1165次组卷 | 18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