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祖宗设立阁臣,不过文学侍从,而其重亦止于票拟。其委任之权力,与前代宰相绝不相同。夫以无权之官,而欲强做有权之事,则势固必败;以有权之事,而必责于无权之官,其望更难酬,此从来阁臣之所以无完名也。

——《明神宗实录》卷511,叶向高奏疏

材料二   军机处,本内阁之分局。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其军事付议政王大臣议奏……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值缮写,后名“军机处”。

——(清)赵翼:《檐曝杂记》卷1

材料三   皇上曰可,臣亦曰可;皇上曰否,臣亦曰否。上有忧勤之圣,下无翼赞之贤,此其所以逊于唐、虞也。

——齐周华(1698年-1768年)《唐孙镐讨诸葛际盛檄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阁臣与前代宰相绝不相同”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清朝军机处与内阁职能的异同。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怎样看待材料三描述的现象。
2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比喻抗衡,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实录》

材料二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材料三 臣于徐少师阶处……云:“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撞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省览窜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谯让(责问)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国榷》

(1)结合材料一分析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的理由是什么。“朝廷总之”的确切含义是什么?
(2)谈谈你对史料二中黄宗羲观点的理解。
(3)明朝内阁是何时出现的?为什么阁臣拟旨“无不惴惴惧者”?
2020-08-30更新 | 22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课时同步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3 . 三省六部制

问题:
(1)根据材料《朱子语类》,分别指出“三省”的具体职责。
(2)根据材料《明太祖实录》,概括明太祖所述现象的“观点、依据”及之后的具体举措。
(3)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三省六部制度的认识。
2019-09-0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闵行区高考一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曰:“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

                                                    ——《资治通鉴·唐纪八》       


材料二   中央机构图
图一                                 图二
                           
材料三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图一,指出唐代在中央实行什么制度?指出三省对应的职责并说明元朝中书省与唐朝中书省的区别。谈谈唐代这种制度有什么作用影响?
(2)图二与图一相比,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与那位皇帝有关?
(3)材料三反映的是清朝设置了什么机构?并指出其职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