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果从军事上说,明代中央政府已有能力在西南地区推行郡县制”。然而,明政府最终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故谓土司“完粮赋而不食俸禄,听征调而不用军饷”。由此可见,明代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的重要因素是
A.郡县制度的弊端B.土民的政治要求
C.守外虚内的国策D.财政实力的限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乾隆皇帝在为抗清名将袁崇焕平反时说:“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俪,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乾隆皇帝为袁崇焕平反的主要目的是(     
A.拉拢残明势力B.凸显统治合法C.树立忠臣典范D.宣扬满汉平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清朝前期,在对西南地区的治理中,形成了中央政府委任的官员与士绅、少数民族首领共同协作,“编立保甲,查缉匪类,逢望日宣讲上谕,以兴教化”的机制。从这一现象中可知(     
A.清朝前期的施政重心是开发边疆地区
B.改土归流有利于西南地区稳定与发展
C.清政府加强边疆地区管理拓展了疆域
D.保甲制度加剧了边疆地区的社会动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朝中后期,北部边疆形势日益严峻,蒙古骑兵时常袭扰劫掠边地。1571年,明朝与鞑靼俺答汗终于达成和议,册封俺答汗等,恢复通贡关系,并同意蒙古人在大同、宣府等边镇与汉族互市贸易,听边民自相贸易。此后,“边境休息,……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戈”。这可用于说明(       
A.经济交流是蒙汉关系和谐的重要基础B.明朝边患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C.蒙古草原地带首次纳入中原王朝版图D.明朝树立起中央政府的权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朝建立之初,蒙元军队退守蒙古,这严重影响着明王朝的国家安全。面对倭寇的侵扰,明王朝并无多余的精力应对。对此,朱元璋只能通过一系列的禁海措施,以削弱倭寇的实力。这反映出明初(     
A.国家主权遭到殖民者侵犯B.禁海政策导致倭寇犯边
C.国家战略中心在内陆边疆D.统治者的海洋意识浓厚
6 . 《明会典》卷三十七《茶课》中载:“盖西边之藩篱:莫切于诸番,诸番之饮食,莫切于吾茶”,所以要“严法以禁之,易马以酬之”,就可以“制番人之死命;壮中国之藩篱”。断匈奴之右臂”。在明朝统治者看来,茶马贸易(     
A.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B.扩大了明朝的统治疆域
C.利于维护大一统政治统治D.巩固了传统的宗藩秩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洪武六年(1373年),朝廷设西宁卫,辖五个千户所,其中四个设在西宁城内。西宁卫不仅管辖西宁及其附近地区,还控制着青海湖、柴达木及新疆南部的一些地区。弘治元年(1488年),朝廷又在西宁置抚治西宁兵备道,监管当地民族事务和西宁卫的军事防务。这反映了明朝(     
A.行省制度的废除B.重武轻文的风气C.民族交融的加快D.边疆治理的强化
8 . 明万历年间平定播州(今贵州遵义)土司杨应龙叛乱后,在该地设遵义、平越二府,分隶四川、贵州,其他有的地区也先后以各种原因被改土归流。这些措施(     
A.消除了土官叛乱的隐患B.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
C.加强了明朝的君主专制D.提升了地方政府的权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明初在辽东地区(东抵鸭绿江,西抵山海关,北抵开原,南达旅顺口) 大力兴建城镇,由此辽东地区城镇迅速发展,但辽东以外地区的城镇极少,几乎没有一座成规模的大中型城市。明政府这一布局的战略意图是(     
A.延续前朝民族政策B.维护明朝政权安全
C.促进边疆经济发展D.防范各地农民起义
2024-01-23更新 | 165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永乐年间,明政府制定了西藏的僧官制度,分为法王、西天佛子、大国师、国师、禅师、都纲、喇嘛等级。各级僧官由朝廷授予不同的品级和职位。法王是最高的僧侣,奉朝廷敕命,行使地方职权。”这说明明朝(  )
A.加强了与西藏的经济文化联系B.有效地对西藏行使管辖权
C.在西藏建立了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度D.不干涉西藏的地方管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