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 道试题
1 . 下图为明朝长城与九边重镇示意图。明朝在辽东、宜府、大同等地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开展贸易。由此可见,九边重镇(     
A.因推行屯戍政策而设置B.具有防御和边疆贸易作用
C.是拥有羁縻性质的机构D.重在防范建州女真的袭扰
2 . “太常寺提督四夷馆。少卿一人,正四品,掌译书之事……外国朝贡,特设蒙古、女直(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八馆,置译字生、通事”。这段文字应记载于
A.《新唐书》B.《宋史》C.《元史》D.《明史》
2022-01-21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永乐十二年(1414),中官杨三保再次入藏,敕令沿途各僧俗首领对入藏道路进行大规模整修。经过以上三次大规模的道路修缮工程,汉藏间交通道路更为通畅,永乐皇帝也逐渐了解到政教合一、僧俗共治乃是西藏根深蒂固的政治生态。为此明朝(     
A.采取招抚措施管理B.授予僧侣首领称号
C.扩大贸易方式治理D.订立合约方式管理
2024-01-16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明代的巡关御史初设于宣德七年(1432年),包括东、西巡关御史2人,即从山海关到古北口、从居庸关到龙泉关,每年差遣监察御史各1人,奉命巡视边关。明代设置巡关御史的主要目的是(       
A.防御蒙古势力的威胁B.分散相权加强君权
C.加强管理乌思藏地区D.阻挡建州女真袭击
5 . 明朝建立之初,迅速没收许多大地主的私有土地,重新以小块土地分配给家庭规模的耕作者。而清朝则反其道而为之,宣布尊重现有产权,并且帮助因战乱而流离的地主找回田产和取得对劳动力的控制。清朝这一做法旨在
A.拉拢汉族地主以巩固统治B.体现统治集团的博大胸怀
C.打击清初民间的反清力量D.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6 . 下图为明朝长城与九边重镇的示意图。九边重镇的设置(     
A.严重阻碍了明代的民族交流B.具有军事和经济的双重功能
C.归属于中央提督四夷馆管辖D.有效地防止了游牧势力南下
2022-11-23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明代前期,嘉峪关“天下第一雄关”的地位逐渐确立;明代后期,山海关的地位迅速提升,被称为“天下第一关”。这一变化反映出(     
A.明朝政治中心发生变化B.经济重心南移
C.明朝军事防御体系调整D.沿海威胁加剧
2024-06-05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邵阳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下列属于皇太极的主要活动是
A.统一女真族各部B.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C.进占并迁都北京D.建立对全国的统治
9 . 自古以来,边疆地区的稳定关系着我国国家的统一与安定。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针对北边的蒙古主要以防御为主,通过九边军镇、关西羁縻卫与西番诸卫的军政设置,既做到了有效的“御蒙”,又做到了适度的“抚藏”;而针对西南藏区则以安抚为首要任务,通过对汉藏茶马贸易的控制,对西番入贡者的厚赏以及对藏区僧俗势力的封授,明朝中央政府对藏区的安抚使得藏区僧俗甘心事明。

——方泽《明朝“抚藏御蒙”政策研究》

材料二   自乾隆收复新疆后,清廷内部就已有部分大臣对新疆的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在“海防与塞防之争”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大学士直隶总督李鸿章直言“况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复,则心腹之大患愈棘”认为新疆失守如同人断了手臂,于大局无碍。陕甘总督左宗棠从新视角出发论述了新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连,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若新疆不固,则蒙部不安,匪特陕、甘、山西各边时虞侵轶,防不胜防,即直北关山,亦将无晏眠之日。”

——袁小燕《晚清边疆危机下的“海防与塞防之争”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朝内陆边疆的主要威胁,以明朝中期的史实加以说明。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明朝中央政府对藏区的治理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新疆面临的严峻形势,分析清政府当时采取的措施及其意义。
2024-02-2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寒假返校联考历史试题
10 . 1502年,迁徙到保定府的西夏后裔,在寺庙所立西夏文和汉文合璧的经幢铭文中,记录了众多人名,其中也有以鲜卑为姓者多人,如鲜卑丰多仁、鲜卑三鸠、鲜卑由保、鲜卑富成等。民族名称变成姓氏说明(     
A.民间宗教色彩较浓厚B.民族间的通婚较普遍
C.民族压迫政策的影响D.民族之间的深度交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