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3 道试题
1 . 明代驻军的军粮主要来源于军屯和商电。军屯即戍卒屯田,战时征讨,闲时耕种。商屯是政府鼓励商人运送粮米到边塞,并发放商人“盐引”,到食盐产地支盐售卖。明代中后期,军屯和商屯制度均遭到了严重破坏。为此,明代中后期,朝廷(     
A.变革土地制度缓解统治危机B.扩大边境贸易补充军粮不足
C.厉行闭关自守政策强化统治D.面临严重的财政和边防压力
2024-01-24更新 | 24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初在辽东地区(东抵鸭绿江,西抵山海关,北抵开原,南达旅顺口) 大力兴建城镇,由此辽东地区城镇迅速发展,但辽东以外地区的城镇极少,几乎没有一座成规模的大中型城市。明政府这一布局的战略意图是(     
A.延续前朝民族政策B.维护明朝政权安全
C.促进边疆经济发展D.防范各地农民起义
2024-01-23更新 | 13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永乐十二年(1414),中官杨三保再次入藏,敕令沿途各僧俗首领对入藏道路进行大规模整修。经过以上三次大规模的道路修缮工程,汉藏间交通道路更为通畅,永乐皇帝也逐渐了解到政教合一、僧俗共治乃是西藏根深蒂固的政治生态。为此明朝(     
A.采取招抚措施管理B.授予僧侣首领称号
C.扩大贸易方式治理D.订立合约方式管理
2024-01-16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形势图

公元前221年灭掉六国后,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伐匈奴夺取了河套地区,设九原郡,并迁内地3万户到当地屯垦。又在原秦、赵、燕三国修筑的长城的基础上,修葺、增补、新筑,建成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据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1必修教师教学用书》等

材料二

明代长城建设同北边局势密切相关,东自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的明长城主要防御对象为鞑靼、瓦剌、吐鲁番等。明清鼎革之后,康熙帝在漠北蒙古归附之后曾提到: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较长城更为坚固也。随着嘉峪关以西地区逐步纳入清朝统治,内地人民相继出关赴安西和新疆地区谋生定居,嘉峪关成为内地通往新疆的要道,清朝管理内地同新疆贸易的依托,以及管理西北藩部及外国朝贡使者的首要之区。

——据邓涛《延续与变革——清代嘉峪关长城功能辨析》

材料三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田汉《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指出秦朝长城得以建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朝与清前期长城功能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前期长城建设的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比于材料一、二,材料三中“长城”的含义有何变化?结合中国近代史知识任举一例予以说明。
2024-01-1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隆昌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初严禁私茶出境贸易,由政府垄断经营,并设立专门管理茶马贸易的机构——茶马司。明太祖曰:“巡禁私茶之出境者,朕岂为利哉,制驭夷狄,不得不然也。”可见,明朝此举的主要目的在于(     
A.加强对边疆的掌控B.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C.扩大国家版图范围D.管控民间经济贸易
6 . 张掖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它东靠武威市、金昌市,西至嘉峪关市、酒泉市,南与青海省接壤,北和内蒙古毗邻。下列对历史上的张掖表述不正确的是(     
A.出土了汉简《二年律令》B.西汉时的河西四郡之一
C.成为丝绸之路的商贾重镇D.明朝时的九边军镇之一
2023-12-24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清朝入关前,皇太极就命人翻译《孟子》等儒家经典,注重提高汉族官员的政治地位,给予他们参政议政的权力。这些做法(     
A.体现了因俗而治原则B.确立了儒学正统地位
C.扩大了清朝统治基础D.恢复了科举取士制度
2023-12-1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垣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12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表所示史料均反映明代中后期社会情况。

史料史料   出处
“浙江钱尚书治第时,多役乡人,而砖凳亦取给于彼”明代文林《琅琊漫抄》
“吴中士大夫田连阡陌,受请寄,避徭役,贻累闾里,身殁而子孙为流佣者多矣”明代钱谦益《牧斋初学集》
“(明代后期)朝廷有命令,必传之态度监,太监传之管文书官,管文书官方
传至臣等;内阁有陈说,必达之管文书官,管文书达至太监,太监乃至御前”
明代余继登《典故纪闻》
“是秀才一得出身,即享用无白银田二百亩矣”。“又贫生无力完粮,奏销豁免。诸生中不安分者,每日朔望赴县恳准词十纸,名曰‘乞恩’。又揽富户钱粮,立于自名下隐吞。故生员有‘坐一百走三百’之谣”明代范三廉《云向据目抄》
清代顾公燮《丹午笔记》

材料二   针对一条鞭法,襄阳李公曰:“以各项银差并力差工食合为一处,计银若干数,然后照丁高下,粮多寡,以此银派征之。征毕,则分此以为银差起解,及为官觅力差人之工食也。百姓完此外,无一事矣。法仍宜民哉……”而黄宗羲则说:“有明两税丁口而外,有力差,有银差……一条鞭法……是银力两差并入于两税也。未几,而里甲之值年者,仍复纷然,其后又安之。谓:‘条鞭,两税也,杂役,值年之差也。’岂知其为后出之差乎?使银差力差之名不去,何至是杂役耶!故条鞭之利于一时者少,而害于后世者大矣。”

——摘编自梁方仲《明代一条鞭法的论战》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代中后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襄阳李公、黄宗羲对明代中后期税制改革的看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面是两首明清时期的民间歌谣。据此可推知,明清时期(       

歌名

诗词

赤日炎炎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里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迎闯王

吃他娘,着他娘,吃着不够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

A.经世致用成为社会主流思潮B.文学创作脱离了现实
C.西方启蒙思想冲击理学权威D.封建统治暗含着危机
10 . 明朝政府规定,建州、海西女真的入贡时间为每年的冬季;野人女真因为所居偏远,入贡时间不定。负责这一规定落实的地方机构是(     
A.奴儿干都司B.行都指挥使司C.理藩院D.澎湖巡检司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