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军机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B.康熙帝在位时设立
C.掌握的权限仅限于军事事务D.强化了君主专制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五)历史试题
2 . 清朝乾隆皇帝多次发布诏令,强调各省督抚,日常公事应当经内阁等部门呈送,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这主要反映出奏折制度(     
A.具有机密高效特征B.开始于乾隆年间C.架空了内阁的权力D.有利于制衡地方
3 . 1709 年,康熙皇帝在时任苏州织造李煦《奏进晴雨册并请安折》中朱批:“朕无可以托人打听,尓等受恩深重,但有所闻,可以亲手写折奏闻才好。此话断不可叫人知道。若有人知,尓即招祸矣。”材料反映奏折制度(     
①进一步分割宰相权力                       ②使政务信息传递保密且直接
③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                       ④便于六科稽查六部百司失误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4-05-2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清雍正之前,对青海湖的祭祀均是在当时都城的郊区举行。雍正时期,清政府把遥祭改为近祭,派办事使者于每年秋间亲往致祭。这一变化表明(     
A.地方督抚制度的推行B.统一国家版图的巩固
C.天下一统观念的出现D.边疆统治危机的加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康熙按政治需要重新诠释孔孟程朱之道,以汉制汉,不妨碍他恪守祖制;他对待蒙藏边疆诸族,重视喇嘛教作用;在平定准噶尔叛乱之后,不改变当地民族的信仰。其做法的历史影响在于(     
A.继承了政教合一的传统B.承认国家的多元信仰
C.推动了大一统国家发展D.突破传统文化的藩篱
2024-05-06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俄国人多次越界捕貂、抢劫,清政府曾多次致函沙俄,抗议越界行为。沙俄政府应清政府要求将越界的俄国人逮捕治罪,“有割耳鼻者,亦有砍手者,大辟者”。这体现了当时(     
A.中俄领土矛盾基本得到解决B.中俄具有疆域边界观念
C.条约维持了中俄两国的和平D.传统宗藩体系得以维系
2024-04-2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三新教研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和亲是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通过政治联姻维护统治利益、达到为其所用目的所采取的和平交往策略。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手段,和亲政策的产生是一种着眼于现实民族形势状况下的历史必然现象。唐王朝建立后,面对复杂的周边环境,基于稳定大一统政权的需要,统治者顺承民族大融合、大发展的历史潮流,效仿吸收西汉、隋朝和亲经验,将和亲作为处理民族关系、定国安边的主要政策。

——张文玉《唐代和亲与民族关系建构》

材料二   

清朝疆域图(1820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与少数民族采取和亲政策的原因。试以文成公主入藏为例,说明推行和亲政策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分别写出清朝设置的管辖西域和掌管民族事务的机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朝国家疆域奠定的历史意义。
2024-04-1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五校高中发展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清代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强化期,清朝统治者为了有效建立和维护国家“大一统”格局,在集中国历朝民族政策之大成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了一整套民族政策。以下机构或措施,属于清王朝时期的有(     
①对于吐蕃地区,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进行管理
②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奴儿干都司,并对东北女真各部落首领封授官号
③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
④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4-03-30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皇清职贡图》是乾隆组织编绘的民族制图册。中国境内的人物按每族男女各一绘制。并有文字题记,简要说明其分布地区、历史沿革、服饰饮食等。清朝统治者用国朝、本朝自称,如在描述贵州铜仁苗族时说:“元及明初分置长官司以领之……本朝雍正八年,平松桃红苗,复移驻同知。”这反映清朝(     
A.统一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B.“中华天下观”最终形成
C.开放包容的中华帝国形象D.因地制宜的边疆治理政策
2024-03-17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4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康熙帝在《中秋日闻海上捷音》诗中写道: “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此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应当是(     
A.收降漠南蒙古B.击败准噶尔部
C.反击沙俄侵略D.统一宝岛台湾
2024-03-06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暨东北三省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