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21-22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明朝中期,手工业、商业得到快速发展,孕育出一股经济结构转型的巨大冲动,开展对外贸易逐步成为当务之急,海禁与这个发展趋势相背离。并且,当时就有有识之士指出,海盗、倭乱之所以无法禁绝。同旺盛的海上走私活动有着直接联系一“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经过一番争论,明穆宗的隆庆朝终于决定解除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朝廷在漳州设立督饷馆,负责对私人海外贸易进行管理并征税。由此,私人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地位,史称“隆庆开海”或“隆庆开放”(1567年)。海禁解除之后,明朝的海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国内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为朝廷增加了不少额外收入,史书记载“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公私并赖”。

——摘编自陈忠海《明朝的“改革开放"为何成了“烂尾工程”》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隆庆开放”的背景。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隆庆开放”的意义。
2021-03-20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四)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

——《史记·匈奴列传》

“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史记·蒙恬列传》

材料二   古罗马也曾修筑过“千里长城”。从1世纪到3世纪,罗马人为防备日耳曼人的袭扰,陆续在莱茵河与多瑙河之间修建了一条“防御之墙”,从今天德国的波恩附近直到雷根堡附近,全长584千米。另外,公元117年,罗马皇帝哈德良来到不列颠视察后,下令修建长城以抵御凯尔特人,该长城由三个罗马军团历时约六年分段筑成,史称哈德良长城,全长约118千米。

——摘编自马兆锋编著《伟大的古罗马文明》

材料三   清朝入关后,一直没有修缮过长城,康熙三十年(1691),古北口一带的城墙有不少地方损坏倒塌,边防总兵蔡元上疏朝廷请求修缮,工部等建议康熙帝予以批准。康熙帝很不以为然,他认为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历代经常修缮,但从来都没有因此而免除边患。他说:“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

——摘编自徐永清《长城简史》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欧亚帝国大规模修筑长城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康熙帝对修筑长城的看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研讨会上,学者争论清朝前期成功统治帝国的原因,有两类解释:第一类认为是统治者在不同地区,包括新疆、西藏、蒙古、关内,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统治策略,形成统一多民族帝国。第二类认为是统治者采取汉化政策,才能以少数民族身份入主中原。以下说法较为合理的是(     
A.第一类解释的证据是实施八旗制度、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
B.第二类解释的证据是动员学者编纂《四库全书》,开科取士
C.第一类学者采取多元主义观点,解释较空疏,不具学术意义
D.第二类学者站在华夏中心主义,立场相对客观,解释较可靠
4 . 【海洋意识的演变】

材料一 秦汉统治者采取了诸多措施加强海疆管控,塑造了以海为界的海疆自然实体。宋朝完善唐以来的市舶司制度,招诱蕃商来华,鼓励国内商人出海贸易,还奖励贩洋私商卓有成就者官职;从中央政策制定到地方行政管理,再到民间海商都积极参与海洋经济活动,整个社会弥漫着较为浓厚的海洋经济意识。明清时期欲利用海洋阻断陆地与海上力量的来往,人为制造沿海的“空心地带”以维系政治统治。依靠远离海洋来坚守疆土抵御外敌,即使海上威胁已消除,政府也始终利用其政治权力优势,压制海洋经济的发展,僵化了秦汉以来的海疆安全意识。

——摘编自胡林梅、文绪武《中国古代海洋意识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

材料二

内容出处
“海运之利有三:曰国计,曰民生,曰海商……古今以兵力行商贾,未有如英夷之甚者!”魏源《海国图志》(1852)
“至若泰西,诸国夙精格致之学, 创水火机器等法, 而西土   多恃航海贸迁,且军旅战阵亦重水师,于兵船轮船之制,尤属无奇不出,往往为华人耳目心思所未逮。”桂林《海防考略》(1873)
“帝国主义者,语其实则商国主义也。而商业势力之消长实   与海上权力之兴败为缘,故欲伸国力于世界, 必以争海权为第一义。”梁启超《论太平洋海权   及中国前途》(1903)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海洋意识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海洋意识的变化及其原因。
2024-05-1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昌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世纪的中国,缙绅和绅衿成为大中地主的主要来源,他们靠特权积聚财富,其利益同商品生产和市场都不存在直接的联系,至少市场不是他们获取财富的最主要的途径。受儒家“重义轻利”的思想影响,“君子不言利”成为士大夫阶层的共同道德标准。中国封建社会只给读书做官的人以优隆的社会地位,经商致富的人始终得不到社会真正的尊重。从事商业化经营的地主一旦经营致富,便放弃直接经营,转入到出租地主行列:他们常会通过买功名、捐官爵,摇身一变为缙绅地主。

18世纪的英国,政途不是唯一的出路,地主依财产取得相应的政治地位,既可通过经济的手段(主要是作为一个地产所有者)取得社会地位,也可因担任政府高官显职获得爵位,殊途而同归,似乎不存在款优孰劣之分。在商业化的浪潮中,封建领主向地主转化,他们掠夺资源、看重功利和效益,不但经营企业化的农业,而且普遍涉足工商业。作为土地所有者,他们并非仅仪是坐收地租的寄生者,更是直接参与了资本主义农业的改造(圈地运动),而且成为地产改良的重要投资人。

——摘编自徐浩《18世纪中英商品经济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1)根据材料,概括18世纪中英两国地主对商业化经营的态度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中国地主对待商业化经营的态度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史上, 出现了几个被人津津乐道的“治世”“盛世”时期,如汉“文景之治”、唐“贞观之治”、清“康乾盛世”等等。三个典型的“治世”“盛世”时期,统治者都能从前代汲取教训,居安思危,关注民生,克勤克俭,以德义感化百姓;在治理上为官择人,注重吏治,改革法制,减轻刑律,缓和矛盾,取信于民,从而有助于良好社会环境的形成;在“治世”“盛世”的初期,生产都不是高度的发展,统治阶级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如解放奴婢,驱民归农,奖励垦荒,兴修水利,轻徭薄赋,不夺农时,发展生产,繁荣经济。

——摘编自裘斌 《中国古代 “治世”与“盛世” 成因探析》

材料二 康乾时期, 国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然而在盛世“光环”之下,我们应该看到康乾盛世的另一面。权力不受监督,就容易滋生贪腐。和珅、王皇望都是这一时期巨贪的代表。经济发展区域不均衡,人口资源环境危机显现,粮食供应问题越来越严重。1796 年至1804年,川楚陕甘豫五省白莲教起义,清政府花费了!亿2000万两白银才将其平定下去。随着闲关镇国思想和重农抑商政策越来越深化,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越来越枯竭,而同期的英国工业革命正轰轰烈、如火如荼地进行。此消彼长,清王朝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不可避免地减弱了。

——摘编自唐博 《深度探秘:康乾盛世的AB面》


(1)根据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治世”“ 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乾盛世”背后隐藏着何种危机。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人口效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摘编自扬远《西汉自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材料二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文治武功盛极一时,被后世史家誉为“康乾盛世”。在这一百余年间,清朝最后完成了国家大一统的最高理想:在辽阔的版图内建立了空前稳固的有效管理,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传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了新的高峰。……但是这一时期多方面的发展并没有突破传统政治体制、社会结构以及儒家思想体系的框架,“康乾盛世”之下潜伏着深刻的危机。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表格所反映的经济变化并分析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二的观点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清晰,论证充分)

8 . 史料一 明初,明蒙之间的贡市就已中断,烽燧连年不息。“事事仰给中国,若或缺用,则必需求,需求不得,则必抢掠”。俺答汗“无岁不求贡市”,遭明朝廷拒绝。1541年,蒙古骑兵掠三十八州县,杀戮男女二十余万。俺答汗爱孙把汉那吉因婚配问题,叩关请降。阁臣高拱、张居正主张抓住机会与俺答汗和解结盟。隆庆皇帝亦主张“华夷一家”、“并包兼育”。俺答汗得知把汉那吉安好无恙,在妻三娘子的规劝下,俺答汗愿“啮臂盟,世服属无贰”。明朝荣归其孙,许通贡市不绝。俺答汗呈表请封,情真意切。史称“隆庆和议”。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史料二 清朝一改明代与各教派首领等距离联系的政策,选择了“兴黄教即所以安众蒙古”的基本政策。……清初面对统一全国的诸多严峻形势,承认了蒙古固始汗与五世达赖联合治理西藏的事实。1721年春,清政府分析当时形势,反思“以蒙治藏”的政策后,改革西藏行政体制,采取噶伦(藏语音译,意为发布命令的官员)共同掌政的制度。噶伦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联合掌权。从此清朝中央政府不再在西藏册封蒙古汗王掌政。……随着噶伦制的推行,清政府逐渐认识到,设置诸多噶伦,易造成彼此间权力之争。……清政府于1751颁行《西藏善后章程》十三条,首次正式规定了达赖喇嘛的世俗权力。……清政府又于1727年(雍正五年)派内阁大学士僧格、副都统马喇驻扎西藏,派驻藏大臣遂成定制。……乾隆时期又实行金瓶掣签制度,将转世灵童的认定置于驻藏大臣的监督之下。……1718年至1720年间,清军兵分两路入藏,驱逐准噶尔。随后清政府留军两千驻防。1721年再由云南、四川各调500名兵丁入藏。

——摘编自曹利华《明清两朝之治藏政策及其历史必然性》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隆庆和议”得以形成的原因。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治藏政策的特点。分析清朝前期治藏政策的影响。
2022-10-01更新 | 223次组卷 | 5卷引用:黄金卷05-【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湖北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