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清军入关后即封禁东北。顺治十八年(1661)奉天府尹张尚贤上奏曰:合河东河之边海以观之,黄沙满目,一望荒凉,此外患之可虑者。独宁远等三地人民凑集,然仅有佐领一员,不知于地方如何料理。合河东河西之腹里以观之,有土无人,全无可恃,此内忧之甚者。此奏意在(     
A.说明东北自然环境恶劣B.呼吁东北边务亟待充实
C.强调东北地势易攻难守D.弹劾东北官员疏于管理
2022-07-03更新 | 3743次组卷 | 29卷引用:四川省叙永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乾隆年间清廷编修的《清史列传》中,把曾经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的明朝降臣均编入了《贰臣传》,把史可法等当初誓死抵抗清军的前明官员列为忠臣。此举意在(       
A.重新审定明朝降臣的历史贡献B.强化传统观念维护专制统治
C.为本朝修史确立新的指导思想D.重新确立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中国之教、中国之政、中国之境,“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周是一个经济大增长、社会大变动同时又政治大发展的时期,旧的精神和世俗的权成失灵加上正在进行的改革带来了新的问题。我们所知的中国第一位职业教师和哲学家也应该在东亚被看作是最伟大的教师和哲学家,这个人就是孔子。

——摘编自[美]费正清《中四: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朝代
核心问题
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三公九卿制二府三司制
官僚的选拔军功爵制

材料三   清王朝针对蒙古准噶尔部以及回部大小和卓的军事行动,将疆土稳定地伸向西北干旱地区,并在光绪年间设立新疆巡托,将其置于与内地等同的管理系统之下。中国疆域变迁的历史进程中,民族之间的交融始终贯穿其中,因此疆域既是历史产物,也是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果。

——摘编自韩茂莉《历史时期中因疆域伸缩的地理基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是“伟大的教师和哲学家”的依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填写表格中序号的内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稳定西北边疆的举措,并简述清代开疆拓土的历史意义。
4 . “康熙开关”后,清政府曾经于康熙二十二年至二十三年(公元1683年—公元1684年),先后在粤(广州)、闽(福州)、浙(宁波)、江(上海)四个地方设置了海关,这是“海关”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乾隆五十二年,四个通商口岸只留下广州一个,其他三个全部关闭。这一政策的最大影响是
A.绝对禁止了商民与海外的贸易B.使上海的发展落后于广州
C.沉重打击了海外走私业的发展D.使大清日渐脱离世界大势
5 . 明朝为防沿海余党与海盗滋扰,实行海禁。沿海人民生路被断,于是与倭寇连结为乱。政府遣戚继光等人平倭,同时逐渐放松对民间海外贸易限制,沿海形势逐渐稳定。这表明
A.东南沿海的私商是倭寇主力B.海禁政策逐渐废除
C.政府失去对民间贸易的控制D.政策影响社会局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