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治史有“求异”和“求同”两种方法。“求异法”强调“同中求异”,即从“同”出发,用分析法求其“异”。比如研究新航路开辟后400余年的历史,我们首先理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的共性特征,进而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市场开拓方式、市场形成程度的差异。“求同法”强调“异中观同”,即从“异”出发,用综合法求其“同”。比如研究20世纪的历史,我们可以通过对比两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面临的不同挑战,从挑战的不同国家、不同形式、不同力度、不同结果等方面,归纳出20世纪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步瓦解的历史走势。

请利用材料中的一种方法对中国古代史或中国古代史的某时段进行解读,提出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指明历史时段和采用的治史方法,论题明确,阐述清晰,史论结合)
7日内更新 | 5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松筠(1752—1835年),字湘圃,蒙古族人。乾隆五十年(1785年),松筠奉帝命办理俄罗斯贸易。俄属布哩雅特人劫掠蒙古库伦商货,俄国官员不按照两国约定向清廷移交案犯,清政府发文交涉,俄不予理睬,清政府停止边贸往来。贸易久停,俄有悔意,撤去旧官,屡请开市,未得清廷允许。松筠积极斡旋,历经七年,使长期停止的边境贸易恢复正常。松筠两度出任伊犁将军,离任时共垦田六万四千亩;关心边疆文化建设,组织学者编撰《西陲总统事略》和《钦定新疆识略》,是晚晴西北史地学兴起的标志;松筠边疆治理经验丰富,维护了边境地区的稳定。

——摘编自《清史稿·松筠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松筠治理边疆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松筠治理边疆的意义。
2024-05-10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 -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职贡图》由朝廷敕命绘制,一般描绘朝贡国向皇帝觐见纳贡情景,贡使形象往往野蛮和怪异。图为清代乾隆年间谢遂所作《职贡图》中的西洋贡使形象。据此可知,当时(     

A.闭关政策已经名存实亡B.国人天朝上国观念松动
C.中西文化交流有所扩大D.朝廷接受男女平等思想
2024-05-0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高中历史

4 . 雍正帝即位之初,感慨:“耳目不广,见闻未周,何以宣达下情,洞悉庶务?而训导未切,诰诫未详,又何以使臣工共知朕心,相率而遵道遵路,以继治平之政绩?”基于此,雍正帝(     

A.设立军机处B.大兴文字狱C.沿用奏折制度D.改革科举制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对沿袭自元朝的土司制度,明政府在较进步地区采取“改土归流”,即中央派流官进行管理;相对落后地区仍保留土司制度;还有部分地区施行“土流兼治”。康雍乾时,朝廷对违法的土司实行降级或革职的举措。这些举措(     
A.改变了西南民族地区传统社会结构B.消除了民族地区与中央关系对立
C.推动了国家权力在土司地区的延伸D.延缓了土司地区与内地的一体化
6 . 元明时期,多使用“华夷一统”来反映社会状况。清前期,官方文献忌讳以满族为“夷”,拒绝将“华”置于“夷”之前,通常使用“中外一统”作为替代;清中期以来,官史文献中“中华一统”等文句接续出现。这一变化过程说明(     
A.民众国家认同增强B.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
C.华夷观念逐渐消除D.文化共同体发生根本改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口迁移指的是人类居住地点在空间上的移动变化。右图为学者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一书的目录节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围绕中国古代人口迁移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4-02-26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七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统一时间最长的文明。中华文明的历史统一性是中华文明与全球其他文明比较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最为显著的特色。这种历史统一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以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有效管辖为政治基础;以广阔的地域和众多的人口为物质基础;以儒学为核心的儒法道释多元一体的文化为思想保障;以汉族为主体多民族统一共存的中华民族为文明载体。科学把握中华文明的特质,对正确认识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编自张海滨、焦荣《论中华文明的历史统一性》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从中华文明的历史统一性出发,自选角度,拟定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角度明确,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达清晰)
2024-02-25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9 . 如表内容反映出,明清时期(     
明朝中后期日本倭寇威胁沿海
16世纪中期葡萄牙获得澳门租住权
1624~1661年荷兰侵占台湾
17世纪中叶起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
A.文明的碰撞与交融B.中国社会面临危机
C.闭关锁国的必要性D.清政府军事的落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清史稿》记载:“准噶尔内乱频仍,各部人众咸失生业。朕(乾隆)为一统天下之君,怀保众生,无分内外,特发大军往定伊犁。”这说明乾隆旨在
A.驱逐外国势力B.维护国家统一
C.解决民族危机D.开发边疆地区
2024-02-0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