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清朝的地方大员总督和巡抚往往同驻一省会,职权互有重叠,互不统属,都有向皇帝上奏的权力,经常出现督抚不和,互相攻讦,致使对方下台的局面。这一制度设计(     
A.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体现了治理水平低下D.反映出清朝吏治败坏
2024-05-30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对《明史·儒林传》与《清史稿·儒林传》进行对比,指出前者多收录“敦品立行”之贤,后者则多收录专重考据之辈。两书“儒林传”收录对象的变化反映出(     
A.选官制度发生显著变化B.官方思想出现新变动
C.西学东渐丰富儒学内涵D.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024-04-18更新 | 470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浏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6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雍正朝以前,清朝的重要的军国事务,特别是战争的统筹、指挥几乎都由议政王大臣会议掌握,议政王、议政大臣均为满洲亲贵。雍正七年(1729年),清世宗由西北两路发动战争意图平定准噶尔部。雍正八年(1730年)十二月,清世宗建立军机处专事上述军务,最早进入其中的包括怡亲王允祥,议政大臣尹泰、阿齐图、特古忒、查弼纳,内阁大学士马尔赛。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两位汉人内阁大学士张廷玉、蒋廷锡也在军机大臣之列。由于军务牵涉事项较多,其权力范围逐渐扩张,首席军机大臣也成为清世宗所谓“赞襄机务”之人。雍正十二年(1734年)清军主力撤回后,清世宗将在乌里雅苏台等地设置将军由战时驻扎变为日常驻防并受军机处直辖。在军务外,这些将军也兼管民政、制衡蒙古王公,与理藩院体系下的册封羁縻治理形成配合。

——摘编自刘文鹏《军机大臣议复机制与清朝国家政治体制重构》

材料二   1937年8月,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设置国防最高会议为“全国国防最高决定机关”,由蒋介石担任主席,并允许主席对“作战期间关于党政军一切事项”“得不依平时程序以命令为便宜之措施”。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改国防最高会议为国防最高委员会,蒋介石担任委员长。该委员会凌驾于国民党中央和“五院”之上,一切与“抗战建国”有关的重大事项均由其议定后再交付有关机关实施(紧急时也可自行实施)。后来,蒋介石又在委员会下设秘书厅等辅助他处理机要事务。当时,汉口《扫荡报》对此有社论:“国难严重到如斯地步,政权需要统一,力量需要集中,步伐需要整齐”。据学者统计,至1947年该委员会撤销前,其有关财政、内政和立法的决议最多,合计超过六成,而关于军事的不到四成。

——摘编自石柏林《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战时政治体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军机处建立的直接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扫荡报》关于国防最高委员会的社论进行评析。
4 . 官箴书是由士人编撰的为官准则格言,明清时期盛行的官箴书着重谈的是如何跟与上下级打交道、如何处理各类诉讼等具体的政务处理要求,而以往所重视的道德劝诫色彩则被淡化。这反映了(     
A.主流价值观受到冲击B.官员行政拘泥规则
C.国家治理理性化倾向D.法律制度渐趋完善
2024-03-06更新 | 455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情信息卷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奏折制度是清代特有的产物。奏折始于康熙中期,最初限于在京衙门、在京大臣或少数亲信官员使用;雍正将密折奏事的范围扩大至各级京官及外省中级官员;乾隆时奏折成为官方文书,由密折转向公开文书。奏折制度的变化(     
A.规范了官方的文书运行B.提高了地方官员的地位
C.保证了国家决策的正确D.便于增强皇权治理能力
2023-08-28更新 | 865次组卷 | 19卷引用:黄金卷06-【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湖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清乾隆帝曾诏谕山东巡抚,称其奏折所述事宜为日常公事,不合体制。此后,乾隆帝多次晓谕各省督抚,此类公事应当使用题本文书,经内阁等部门呈送;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由此判断(     
A.奏折最早出现在乾隆年间B.奏折制度有利于制衡皇权
C.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D.奏折需要经内阁中转呈送
2023-06-30更新 | 5593次组卷 | 38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2(湖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按照中国传统政治的惯例,被选中为皇帝讲授经典的儒臣,会在例行的课堂上,对帝王讲授儒家经典,借此规范帝王的思想和行为。清朝康熙皇帝改变了讲经流程,变成先由皇帝“御讲”自己对儒家经义的理解,立下规范,才由大臣主讲。这一讲经流程的转变,体现了(     
A.主流思想变化B.皇帝掌握经义解释权
C.中央集权强化D.皇权专制源于宗教权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清康熙帝规定:清宗室封爵须经朝廷考封,即袭封或受封者需要先经过马射、步射、清语三项考试。三项全优者,方能袭、受应得之爵,否则,根据优劣降封一至三等,最劣者不封。这一规定(     
A.规范了授官程序B.构建了严密的贵族等级
C.凸显了专制集权D.完善了科举考试的内容
2023-05-03更新 | 437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名校2023高三5月第4周好题推荐历史试题
9 . 明太祖曾在宫门前铸了一块铁牌,上书“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但明代仍出现了王振、刘瑾、魏忠贤等“权阉”;清朝设立了专门管理皇帝生活起居的机构——内务府,由专门官员执掌,终清一代宦官们“毋得任事”。这反映出(     
A.官僚制度的渐趋完善B.中枢权力机构异化
C.专制制度进一步发展D.中央集权得以强化
2023-04-21更新 | 1084次组卷 | 10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5 -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湖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雍正设立军机处,找到了“最便于独揽朝纲的权力配置格局”。他也曾在朱批中明确指出,他的很多批示“不过据一时之见”,教诲性质居多,因此要求各地督抚“奉到朱批之后,若欲见诸施行,自应另行具本,或咨部定夺”。雍正上述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强化皇权并保障行政合理性B.缓和满汉之间矛盾以巩固统治
C.完善权力配置提高行政效率D.减少决策失误加强对地方控制
2023-04-11更新 | 907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