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疆域的奠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明朝在西藏建立僧官封授制度,命政教首领人物管理各自的地方。清朝赐封宗教首领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名号,规定辖区及权限,设立驻藏大臣处理西藏事务。乾隆皇帝时提高驻藏大臣地位,西藏僧俗事务直属中央管理。这表明中央政府(     
A.坚持僧俗结合的行政方式B.对西藏的管理趋于严密
C.实行边疆内地一体化治理D.重视边疆地区经济开发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多民族是中国最基本的民族国情,中国有着丰富的民族思想,其核心是华夷观,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华夷共祖”“华夷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多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是一部华夏文化与蛮夷戎狄的文化不断融合,华夏集团不断吸收消化蛮夷戎狄,使蛮夷戎狄不断进入华夏集团从而使中国和中华民族从小到大不断发展的历史。“华夷”虽有二元的含义,但“华夷”本身即具有民族共同体的含义。先秦时期华夏族被简称为“华”,“华”之外的民族群体在很多情况下被泛称为“蛮夷戎狄”,两者共同生存发展于夏商周疆域之内。“蛮夷戎狄”仅仅是一种文化分类,并没有民族歧视含义。

——摘编自王柯《文明论的华夷观——中国民族思想的起源》

材料二   司马迁创造性地表达了“华夷共祖”的民族思想。唐太宗提出了“夷狄亦人,以德治之,可使如一家”的观点,还打破“华夷”界限,认为:“自舌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爱之如一”的思想就是“华夷一体”的思想,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摘编自王文光、马宜果《古代华夷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材料三   王文光学者认为古代华夷观反映了中华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融合的基本规律和趋势,其产生的凝聚力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段超学者认为古代华夷观不仅推动了中华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王文光、马宜果《古代华夷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1)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举例说明“华夷共祖”和“华夷一体”。
(2)根据材料三,概括两位学者对古代华夷观的共同认识,并说说如果要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等内容,还有哪些途径?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古代华夷观的时代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方志是以一定体例,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

材料一   清初,台湾"草昧初开,无文献之征"。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蒋毓英等人纂修《台湾府志》,以"彰一统之盛",卷一《沿革》详细书写了台湾从"化外之地"到“纳入版图”的过程,卷九《人物》中的《开拓勋臣》为施琅等21位平台有功的将领立传,雍正、乾隆年间,台湾行政区划不断完善,文化教育发展迅速,方志修撰事业进一步发展,光绪十三年(1887年)台湾设省.着手计划纂修第一部台湾通志,出现又一次修志高潮,《恒春县志》中戈量收录中日召双方关于琉球问题进行交涉的重要档案,《苗栗县志》中多次强调海防问题的重要性,指出》"所虑者,不在内寇,而在外夷"。

——摘编自秦浩翔《从“纳入版图”到“边疆危机”)

材料二   1945年台湾光复后,台湾修志因政府的倡导,加上对本土关怀风气渐起,本地士绅也认为省志是"民族精神之所系,区域研究的起点,而为国史之要删和乡土之历史",修志事业逐渐发展。1948年设置台湾省通志馆,翌年改组为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台湾地方志编纂迎来了一个小高峰期。在台湾省通志馆以及各县市文献委员会的积极参与下,省通志和县市志全面编修,十年间共修成20部方志。这些方志既承接了传统修志方法的一面也有其现代西方文化影响的一面。在内容方面则广搜博收,注意利用现代科学发展的成果,倡导学科分工以编辑近代型的志书,体例上也出现不同学派的争论。

——摘编自吉正芬《台湾方志编纂简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台湾方志纂修的推动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自台湾光复至20世纪50年代台湾方志编纂的特点,说明其目的。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史学传统中方志编纂的意义。
4 . 自雍正时起,清政府在西南大规模地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改土归流”的实施(     
A.进一步加强了封建君主专制B.解决了少数民族叛乱问题
C.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D.实现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中央政府对某一边疆地区进行管理的史实。这一地区是(     
时期措施
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
唐朝设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管辖
A.东北B.台湾C.西藏D.新疆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下列重大举措,反映了清朝(     

1684年

清朝设置台湾府

1689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762年

清朝设立伊犁将军

1793年

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A.封建经济繁荣B.实行闭关锁国C.内忧外患严重D.加强边疆管辖
2022-10-12更新 | 991次组卷 | 15卷引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史实结论
A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主张该主张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B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俄、美签订天津条约》其中内容包括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1861年曾国藩在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中提出“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草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洋务运动的目的是建立新的政治体制
D清德宗实录》光绪十一年(1885年)条“台湾为南洋门户关系紧要自应因时变通以资控制。着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常川驻扎。”清政府强化了对台湾的管辖
A.AB.BC.CD.D
2022-07-15更新 | 104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下关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清代雍正时期,朝廷将边疆少数民族土司管理的方式改成汉族式的官员管理方式,即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头目被废除,改成由中央政府派任流官管理。这一做法
A.有利于加强君主的绝对权力
B.实现了社会各等级之间的流动
C.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D.大大扩张了清王朝的统治疆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尼布楚条约》的平等性表现在(  )
A.双方平等协商签订
B.保证双方领土完整
C.双方自愿、谈判签订
D.双方皆无利益损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