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疆域的奠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2024·广东深圳·一模
名校
1 . “大一统”观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91年,康熙帝宣布停止修筑沿用了2000年的长城,长城内外即成“一体”,即成“一家”。1703年,清朝选择塞外之地创建避暑山庄,每年盛夏之际来此,接见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历经康雍乾等朝纂修的《大清一统志》,备载天下山川、郡邑、政事、风俗,旨在构建国家广阔的疆域一统观,从而在观念上来代替“华夷之辨”。

——摘编自李治亭《论清代“大一统”与避暑山庄》等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近代中国国家转型之路与中国传统大一统思想在历史的进程中形成了内在的逻辑统一。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施行的不同的方针政策,都是为了在维护中国这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内在统一的基础之上,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从而推动整个国家的转型。

——摘编自王健睿《传统“大一统”思想与近代中国国家转型的内在逻辑统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大一统”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如何“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
22-23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大清一统志》共三修,历康熙至道光五朝,展示了清朝从大乱走向大治达到鼎盛,又从鼎盛走向衰落的历史进程,蕴含着中国疆域一统之盛的理念。三藩战争结束后,每一地区均被载入一统志,以从观念上确认疆域统一,“奉命开馆纂修一统志书,适台湾、金门、厦门等处已属内地,设立郡县文武官员,请敕礼部,增入通志之内。”雍正朝,完成了对“大一统”理论的论证,雍正皇帝借曾静一案之机,提出“中外一家”,正面批判“华夷之辨”;嘉庆重修一统志,整个西北、北部地区完全纳入“大一统”疆域版图之中。疆域一统之盛的理念是对“大一统”理念划时代的突破,也是“中国”概念演变的重要例证。

——摘编自李金飞《清代疆域“大一统”观念的变革》

材料二   



清朝形势图(1820年)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代纂修《大清一统志》的意图及其时代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清代纂修《大清一统志》的意义。
3 . 1691年,康熙帝把蒙古的所有王公、新疆的部分王公和西藏的喇嘛请到多伦诺尔兵营,在这里阅兵和会盟。之后,清廷把漠北地区纳入直接管辖。凭借着喀尔喀部落在北部边疆筑起了一道“铜墙铁壁”。这次会盟(     
A.加强了东南海防B.促进了中外联系C.巩固了清朝疆域D.激化了社会矛盾
2023-10-13更新 | 25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1-22高一下·辽宁朝阳·阶段练习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王朝继承了秦朝的政策,在北疆、西南等地区设立了众多的郡县,负责该区的民政和防务。对于内徙的边疆民族,则设立属国,其内部事务仍由该部酋长负责。西汉王朝还以长城为主干,构建了由塞、障、亭、燧组成的边防体系,并开展了以军屯为主的屯田活动。此外,西汉王朝还对匈奴先后采取了和亲、征讨、纳降、内徙等政策,实现对匈奴的管辖;对西域诸国则主要通过频繁派遣使者、和亲、征讨、册封官爵等政策,实现对西域的掌控。

材料二   对于内地和边疆,乾隆继承了康、雍的思想,认为:“蒙古、汉人,同属臣民,如有书写之处,应称蒙古、内地”,并以积极态度治理边疆各民族,使其起到“屏藩”“拱卫”的作用,如:安抚首重蒙古成为清朝的基本国策,以及设立与六部平行的理藩院。对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的土司制度,清政府也逐渐废除,并设置流官予以管理。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边疆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边疆治理的进步性。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认识。
2022-07-24更新 | 203次组卷 | 5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2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2-23高三上·贵州六盘水·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清初,东北和蒙古地区属于“禁地”,但随着“闯关东”和“走西口”的浪潮,“山西洪洞大槐树”传统在内蒙古、“山东小云南”传说在东北广泛流传开来,这将地域认同扩展到长城以外。这种“认同”(     
A.得益于中央中枢机构的调整B.利于清代国家版图的奠定
C.有效地解决了清初边患问题D.出于满汉文化的相互借鉴
2022-09-26更新 | 333次组卷 | 7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2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在《尼布楚条约》签字时,清朝第一次使用“中国”这一国号,而非“大清”朝号。这表明(     
A.清政府行使和维护的是中国主权
B.沙俄不承认满族的统治
C.使用“大清”朝号不符合国际惯例
D.清政府并不承认《尼布楚条约》
2022-07-02更新 | 150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2-23高二下·浙江湖州·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康乾盛世”是清朝的鼎盛时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续时间长达一百三十余年,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该时期(     
A.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B.废除丞相,设立军机处
C.对外开放海外贸易非常繁荣D.驱逐荷兰人,收复台湾
2023-07-01更新 | 152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模拟卷02-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期末复习通关测试卷(中外历史纲要上)
8 . 下列历史人物与其采取的措施及历史贡献搭配正确的是(     
A.汉武帝---设西域都护府,今新疆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B.唐太宗---开创科举制,为唐朝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
C.唐玄宗---把文成公主嫁入西藏,对加强唐蕃友好起到重要作用
D.康熙帝--平定准噶尔部叛乱,有利于西北边疆地区的稳定
2023-09-06更新 | 124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691年,康熙皇帝和外蒙古喀尔喀部族首领在今内蒙古多伦举行会盟,同意喀尔喀蒙古与内蒙古一样实行编旗,取消蒙古贵族等级中旧有的济农、诺颜之名,一律改为清朝的亲王、贝勒、贝子等封爵。“多伦会盟”(       
A.使得内外蒙古最终融为了一体B.导致清朝地方制度的重大改革
C.有利于稳定北部边疆统治秩序D.粉碎了噶尔丹分裂国家的阴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