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农民起义与闭关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明朝政府下令:禁止建造远洋船只,只保留超过两根以上的桅杆帆船。从此,船员只得在内地小船上当雇工,郑和的大船因搁置而烂掉。这表明
A.明朝鼓励民间贸易B.明朝禁绝朝贡贸易
C.明朝造船技术落后D.明朝实行海禁政策
2021-12-25更新 | 301次组卷 | 52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为了防止沿海民众与倭寇勾结,明太祖朱元璋下令“片板不得下海”, 禁止老百姓私自出海。这一举措(     
A.保障了国家安全B.利于社会经济发展C.禁绝了对外交往D.导致海外贸易萎缩
2021-11-03更新 | 218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1757年,乾隆帝以海防重地必须规范外商活动为理由,谕令西洋商人只可以在广东通商,之后清廷相继制定了《防范外夷规条》《交易章程》等一系列全面约束管制外商活动的正式章程。这些措施
A.有效防止外国资本的入侵B.直接导致了鸦片走私猖獗
C.促使清廷的关税收入锐减D.阻碍中国与世界潮流接轨
4 . 康熙年间的名士阮旻锡在《海上见闻录》中说:“上自辽东,下至广东,皆迁徙,筑短墙,立界碑,拨兵戍守,出界者死。”康熙的这一措施
A.阻断了中外交流B.解决了倭患问题
C.限制了民间贸易D.增加了政府收入
2021-07-1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元时期,福建曾是对外贸易发达的地区之一,而明代“自海禁严而闽贫矣”。由此可知,明代实行“海禁”
A.断绝了对外贸易活动B.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C.强化了传统重农政策D.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清时期耕地和人口的变化

时期耕地面积人口
明初8.5亿亩6600余万
清前期10亿亩4.1亿

材料二   (清前期)苏州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摘自《永禁机匠叫歇碑》

材料三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清王朝),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珠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明清时期出现的经济现象。
(2)材料三中的“时势”是指什么?“安于现状”和“人为地隔绝于世”反映了当时清政府实行怎样的政策?
(3)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指出明清政府实行的这些政策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7 . 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农耕经济B.限制工商业发展
C.维护封建专制统治D.防范“外夷”入侵
2021-06-26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咸阳百灵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乾隆时期,清廷相继制定了《防范外夷规条交易章程》等一系列正式章程。清廷颁布这些章程的根本目的是
A.维护专制皇权统治B.阻止西方殖民入侵C.杜绝国内技艺外流D.提升中国综合国力
9 . 1683年,清廷复准福建、广东,许用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出海贸易,并设满汉海税监督各一人。这一政策
A.限制了朝贡贸易B.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C.解决了满汉矛盾D.促进了统一台湾的进程
10 . 清代开放海禁后,白银大量流入及铜钱供给的相应增加,导致物价缓慢上涨。清人汪辉祖记载乾隆五十九年浙江物价:“夏间米一斗钱三百三四十文。往时米价至(一斗)一百五六十文即有饿殍,今米常贵,而人尚乐生。盖往时专贵在米,今则鱼、虾、蔬、果,无一不贵,故小贩、村农俱可以糊口。”这表明当时
A.政府开放海禁有益民生B.农民实际负担不断加重
C.海外贸易妨碍农民生活D.政府减轻对百姓的剥削
2021-05-09更新 | 1007次组卷 | 1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