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农民起义与闭关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第一帝国”实现了对中国历史哪些方面的塑造?
2.统一的帝国时期都开展了对外交流,但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阶段性特征。请将以下历史时期,分别填入对应特征后面。(用字母表示)
A.西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①东亚文化圈形成                                                                        
②三大发明西传,海外贸易兴盛                                                    
③凿空西域,丝路开辟                                                                 
④西学东渐,儒学西传                                                                 
3.“第二帝国”和“第一帝国”相比,在国家治理方面有哪些突破性的进展?
4.“第三帝国”的后期中国和西方的发展路径有何不同?   
2022-11-2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周练历史试题(5)
2 . 与乾隆诗句“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俱增哉”中表达的思想一致的政策措施是
A.废除朝贡贸易B.大兴文字狱C.广州一口通商D.强化军机处
2021-05-04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宝山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等级考)
3 . 乾隆时实施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交往,规定外国商船只能停靠在
A.泉州B.广州C.福州D.明州
4 . 为实现“四夷宾服”,明朝采用的政策是
A.榷场贸易B.海禁C.朝贡贸易D.闭关锁国
2021-02-20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海防纂要卷七》中记载“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畔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从中看出闭关的直接目的是
A.防止武将夺权B.镇压农民起义
C.阻止外国入侵D.维护清朝统治
6 . 下列政策一度引发明朝出现“市禁则商转而为寇”现象的是
A.朝贡贸易B.海禁C.开禁D.闭关锁国
2020-03-04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周练历史试题(6)
7 . 若以“市舶司”“十三行”“鸦片战争”“北伐战争”等概念来介绍某城,此城是
A.南京B.武汉C.上海D.广州
8 . 18世纪中期瑞典商船“哥德堡”号的原比例复制品,曾作为瑞典东印度公司船队中最大的船,往返了中国两次。当时该船航行到中国的目的地应该是
A.广州
B.上海
C.天津
D.北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