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表是明代上海县人口数据变化
明代上海县人口
年份户数口数每户人口性比率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114,236532,803278,874253,9294.66109.8
永乐十年(1412年)100,924378,428199,781178,6473.75111.8
正德十五年(1520年)93,023260,821179,52481,2972.80220.8
隆庆六年(1572年)113,985192,967158,53234,4351.69460.4

——资料来源:万历十六年《上海县志》卷4

对此表解读合理的是(     
A.社会动荡导致大量人口流亡B.人口结构面临着严重的问题
C.人地矛盾尖锐抑制人口增长D.人口统计的重点发生了转移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代,随着农业生产集约化和农艺的进步,土地收获量有了提高。定额租制又逐步取代分成租制,以及押租制的推广,保证了地主可以获得比较稳定的以至额外的收益。同时,由于商业发展特别是人口飞跃增加,粮价大幅度上升,在乾隆当政的六十年间,江南米价陡涨四倍。在这种情况下,谁拥有更多土地,谁就可以拥有更多的粮食。所有这些,都驱使着人们热衷于购买土地。正如有人描述的: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霄吏之铸,赢十百金,莫不志在良田。

——许涤新、吴承明《明清商人及商人资本》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现象进行合理解读。
3 . 下表为1400-1820年明清时期农业发展基本概况表(部分)。对该表中数据解读最合理的是
年份人口
(百万)
粮食产量
(千吨)
耕地面积(百万公顷)粮食单产
(公斤/公顷)
粮食全部作物
1400722052019.824.71038
16501233505532.040.01095
17502607410048.060.01544
182038110858559.073.71840
A.“精耕细作”传统农业持续发展B.农业经济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C.耕地面积扩大源于版图的变化D.技术进步是产量提高的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水浒传》被一些官员咒为“海盗之书”;清代俞万春作《荡寇志》,以108好汉都被杀死来作结;清政府曾三禁《水浒传》。材料中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
A.受到反封建礼教思想的影响B.启蒙思想借助艺术方式传播
C.传统文化渗入民众的日常生活D.政治立场影响人们解读文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