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黄宗羲认为,明人讲学是“袭语录之糟粕,束书而从事于游谈”。他主张受业者“必先穷经”而后经术经世,又令读史,认为“读书不多,无以证斯理之变化”。由此可知,黄宗羲(     
A.抨击儒学的禅学化趋势B.精研史学以求明道
C.主张重新解释儒学经典D.倡导求实经世学风
2022-09-30更新 | 240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分水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朱熹将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天命之性至善完美,气质之性有善有恶。由于掺杂了气质之性,使得宝珠蒙尘,而教育在于变化气质,在于复性,所以要去除蒙蔽,灭人欲,回复完美至善的天命之性。黄宗羲强调后天的学习,学习“善”的知识,养成至善的性。两位思想家
A.都强调学习对完善人格的作用B.理论内容、形式上的主张不同
C.都重视“天命”对人生的影响D.都认为人性之初以“善”为主
3 . 明清时期,中国的经济和思想呈现出新的气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成化、弘治以后,“土人亦有精其业(绫绸)者,相沿成俗,于是,盛泽、黄溪四五十里间,居民尽逐绫绸之利,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

——《吴江县志·风俗》

据严中平研究,1580-1590年间,中国商人运往菲律宾马尼拉的商品中,棉布仅次于生丝与绸缎,居于第二位。……中国棉布还远销西班牙殖民地,印第安人和黑人都用中国货而不用欧洲货。……嘉定县、宝山县出产的紫花布,尤其成为欧洲的畅销货。

——据樊树志《晚明大变局》整理

材料二   

有为佛而货者,有为巫而货者,有为倡优而货者,有为奇技淫巧而货者,皆不切于民用,一概痛绝之,亦庶乎救弊之一端也。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明】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根据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在纺织领域中日益凸显出来的新气象和政府实行的老政策。
(2)有学者指出,明末儒学呈现“承古而萌新”的特点。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以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加以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