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王夫之提出:古者,诸侯世国,而后大夫缘之以世官,势所必滥也。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而天之生才也无择,则士有顽而农有秀;秀不能终屈于顽,而相乘以兴,又势所必激也。王夫之意在(     
A.重申传统的四民等级秩序B.论证选贤任能的必要性
C.呼吁统治者关注百姓生计D.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2024-05-2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四)历史试题
2 . 明末思想家何心隐曾在家乡创办名为“聚合堂”的理想社区,他接纳一切士农工商人士,“冠婚、丧祭、赋役,一切通其有无”,会首是“师”也是“君”,君臣平等,相师相友。何心隐这一实践(     
A.完善了基层社会治理B.是对程朱理学的反叛
C.体现工商皆本的时代要求D.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3 . 王夫之认为,行是知的来源,行是知的目的,行是知不断发展的动力,也是检验知正确与否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王夫之的知行观(     
A.继承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B.践行了汉代儒学的伦理纲常
C.借鉴了先秦儒学的经世思想D.迈出了思想近代化的第一步
2024-05-2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九)历史试题
4 . “风教”是传统儒学提倡的治化之道,强调德行操持以醇厚世风、彰行教化。清初思想家唐甄主张:以富民为先,从尧舜风教之治;以勤俭为守,兴布衣德政之教;以谨省为要,尚君子为学之风。这体现了(     
A.为政以德的治国理念B.农商并重的经济主张
C.治国富民的政治思想D.经世致用的治学态度
2024-05-12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测试(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末清初一些进步思想家认为,君臣皆应以“天下万民为事”,“要严君子、小人之辨”,还提出以“天下之法(公法)治天下”的主张。据此可知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A.主旨在于推翻君主制度B.尚未摆脱传统思想范畴
C.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D.反映了西学东渐的发展趋势
2024-03-25更新 | 179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6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引用《诗经》中的“天之牖民,如埙如能,如璋如圭,如取如携”这一命题,并称“祈天永命之实,必在于观民”“敬天勤民”“与民同患”,做“为民而立之君”。顾炎武这一主张(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B.体现了爱护百姓体恤民情的重要性
C.改变了明清学术发展的方向D.有效激发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责任感
2024-03-22更新 | 81次组卷 | 3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2-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辽宁专用)
7 . 王阳明认为:“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知行合一,方为至人”。这一思想体现王阳明(     
A.力图挽救社会危机以正人心B.纠正程朱理学空谈心性之弊
C.继续挑起圣人匡时济世重担D.重视思想感悟提升实践效果
8 .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指出:“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在心里还没有弄清楚的时候,“安可狃于旧闻”,而不自己想办法去探究正确的答案呢?据此可知,王阳明(       
A.弥补了程朱理学的不足之处B.具有强烈的保守主义倾向
C.强调发挥人本身主观能动性D.否定了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9 . 王阳明说:“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岂有不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耶?从有欲行之心然后知路……路歧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路歧之险夷者耶?”王阳明的这一思想(     
A.强化了儒学的思辨化与哲理化B.旨在严厉抨击程朱理学脱离现实的弊病
C.说明其热衷探究世间万物本源D.强调了个体意识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
10 . 黄宗羲曾表示自己愿效法元代的王冕,拒绝为亡国之君殉葬,而是“着书一卷”归隐,“持此以遇明主”,自叹“吾虽老矣,如箕子(商纣王之叔,周武王曾请其出山,被拒)之见访,或庶几焉”。这反映出黄宗羲(     
A.以学术传承为己任B.期盼清朝君主圣明
C.具有一定民主倾向D.对纲常名教的挑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