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鸦片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的经济、文化发达,手工业和商业空前繁荣,古代的科学技术得到了高度的发展,反映在出版事业上,就是图书出版业的繁荣。宋代的书籍装订,已由卷轴形式过渡到装订成册的册叶形式且已经十分完备,并普遍推广全国各地。宋代出版的书籍种类繁多,数量很大。不仅经、史、子、集四部皆备,农、桑、医、算等专著以及法律、地理、建筑等类书籍大量出版,卷帙浩繁的佛藏、道藏多次上版刻印,而且还出版了数以千卷计的大型类书。刻书机构遍及各地,不仅中央政府设有专门的刻书机构如国子监、崇文院,而且地方政府也都刻印大量书籍,同时私人也纷纷刻书,出现了大量私人开设的书铺刻书出售。虽然这时已经出现了活字印刷,但宋代书籍大都仍采用雕版印刷,这些书不仅印制精美,富有艺术性外,而且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因为它们是很多书籍的祖本,自然成为研究历史和其他考据的早期版本依据。

——摘编自黄镇伟《中国编辑出版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之后,由西方传教士带来的凸版印刷术、平板印刷术以及凹版印刷术使得我国的印刷技术实现了从手工到机械的跨越。出版物也由之前的以线装为主逐步演化到平装、精装为主的图书形制。中国的传统出版向来是以经史子集为主体,随着鸦片战争后国门被迫打开,中西方的接触也日渐频繁,中国的有志之士开始广泛地了解和移植西方文化思想,并翻译出版了大量的西方图书,这就使得中国的出版物内容加入了新鲜的血液,各种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等新学科随之出现。另外出版观念的变革以及出版机构和管理的革新,都曾为中国传统出版向近代出版的转变添砖加瓦。

——摘编自陈力《中国图书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宋代图书出版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与宋代相比,近代图书出版有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原因。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深知鸦片是毒品,如将其明确载入条约而使之合法化,在国际舆上会于己不利。英方提出“用实物买卖的形式使鸦片贸易合法化”的要求,虽然受到清朝代表拒绝,但在得到“各国商船是否携带鸦片,中国不必过问,亦毋庸绳之以法”的说法后,清政府同意在条约中对其避而不谈,其实际效果就是默许了鸦片贸易合法化。这在1858年订立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再次予以确认,双方甚至就鸦片进口税率问题达成了协议。在该条约的中文本中,鸦片一词变成了合法进口的“洋药”,英文本中则仍然用的是“Opium”。按照清朝的新条例,“洋药一项,除系官员、兵丁、太监等照例治罪,又私售藏奸聚集者,照聚赌例治罪外,其余民人概准买用。凡外洋及内地客商在各省关口贸易者,均照酌定税则;上海一口,议定每百斤税银三十两,所有各海口及津关,均系一水可通,在内江河面凡船只能到各税关口者,均请照上海一律输税。”鸦片烟毒又重新在中国大肆泛滥。

材料二1950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通过并发出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9月,发布《关于贯彻严禁烟毒工作的指示》,重申严厉禁止运烟、售烟,违者严予治罪。同年还发布关于“由民政部牵头成立禁烟禁毒委员会”的指令,随后全国各地纷纷成立禁烟禁毒委员会,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查禁工作。1951年发布“吸食烟毒的人限期登记,并定期戒除。隐不登记者,逾期而犹未戒除者,查出后予以处罚”的52通令,并在此基础上各地本着“教育改造,治病救人”的原则,展开了发动群众改造烟民、系统戒烟戒毒的工作。19524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肃清毒品流行的指示》、5月政务院发布《严禁鸦片烟毒的禁令》,要求各级人民政府通过群众性的反毒运动,粉碎制毒、贩毒的犯罪分子和反革命分子。禁毒运动开展以来,全国各地共召开宣传工作会议76万余次,直接受到教育的群众达7459万人。10月,政务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毒犯条例(草案)》18条后,各大行政区也相继出台地方性禁毒禁烟法规。1950年到1952年的禁烟禁毒运动,基本肃清了祸害中国人民100多年的鸦片烟毒,创造了世界烟毒治理的奇迹。

——摘编自冯冰《新中国初期中共对烟毒问题的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这一时期禁烟运动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禁烟运动的特点并指出影响。
2022-03-09更新 | 20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