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洋行在中国的增多,许多华商对外国股票的认购也渐趋踊跃,甚至有的洋行因“买股份之人多为华商”,乃至该行虽为外国公司,“亦只有此名而已”。这反映出当时(     
A.国内投资环境亟须改善B.民族工业发展步履艰难
C.中外合资经营优势明显D.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加剧
2 . 同治七年(1868年),江苏巡抚上奏称“自上海与洋人通商以来,福建、广东之鸟船(船首形似鸟嘴的海船),由多而少,由少而无”。此变化主要是由于(     
A.闭关政策的推行B.对外关税的提高
C.五口通商的影响D.鸦片贸易的盛行
2024-01-2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1842年,清政府在答复英国政府的照会中称:“中国官更对于禁止鸦片的权力,当然只以不准中国军民吸食为限。至于各国商船是否载运鸦片,中国无须过问。”清政府的这一照会(     
A.标志着鸦片贸易合法化B.完全满足了英国的侵略要求
C.导致白银开始大量外流D.致使鸦片走私现象更加严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观察历史可以有不同角度,下列材料再现了观察历史的一个视角。

材料 近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历史实际是什么?那就是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国内封建统治的压迫相结合,把一个独立的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这两个强大的反动势力,一方面残酷地压迫和剥削中国人民:另一方面又严重地阻碍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华民族各族人民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取得社会进步,进行了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

——李侃等《中国近代史(1840—1919)》


结合所学知识,另拟一个观察中国近代史的角度,并加以阐释。(要求:角度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逻辑清晰。
2023-04-23更新 | 487次组卷 | 6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2024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晚清思想家郑观应指出:外人在我国旅居,不隶我国治下,只受彼国公使领事所辖,一如在本国然。该材料反映出列强在华攫取的特权是(     
A.协定关税B.领事裁判权
C.通商口岸传教权D.片面最惠国待遇
6 . “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以及《望厦条约》开启了帝国主义征服中国的世纪,……中国人民为了挽救他们与生俱来的生存权利,就必须打败两个敌人,不仅要打败外国侵略者,而且要打败既不愿意也无能力保卫这个国家的封建统治者。” 该论述揭示了(     
A.中国革命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B.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遭到破坏
C.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D.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
7 . 1841年5月,英军炮轰广州,奕山派广州知府于保纯向英军求和,并与英方代表义律签署停战协定《广州和约》,规定“所有外省清军六日内退出广州城60里以外,赔款600万元。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B.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C.列强侵略势力渗透到中国内地D.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条的底本和作准本大多转成外文,汉文本尽管尚存,却成了外文本的依样抄录。如1858年的中英《天津条约》第五十款明示:“自今以后,凡有文词辩论之处,总以英文作为正义”;1884年中法《简明条款》第五款规定:“此约缮中法文各两分以法文为正”。这一现象(     
A.说明中国逐渐接受国际惯例B.促使近代国家主权和话语权进一步丧失
C.体现了晚清外交体制的转变D.推动西方国家的治国理念在中国的传播
9 . 据《粤海关志》载,19世纪60年代以前,广东省内的蔗糖大部分汇聚于广州出口或转往内地。之后,粤东的糖不再经广州而是汇集于汕头出口外国或内地,汕头成为与广州并存的两大糖业销售中心。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A.广州丧失外贸中心地位B.东南沿海民族工业的兴起
C.西方对蔗糖的需求增长D.列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10 . 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其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材料中人们认识的变化主要表明(       
A.人们的国家主权意识逐渐增强B.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影响加大
C.民族危机日益严重D.五口通商危害减弱
2022-05-29更新 | 237次组卷 | 22卷引用:内蒙古赤峰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