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条的底本和作准本大多转成外文,汉文本尽管尚存,却成了外文本的依样抄录。如1858年的中英《天津条约》第五十款明示:“自今以后,凡有文词辩论之处,总以英文作为正义”;1884年中法《简明条款》第五款规定:“此约缮中法文各两分以法文为正”。这一现象(     
A.说明中国逐渐接受国际惯例B.促使近代国家主权和话语权进一步丧失
C.体现了晚清外交体制的转变D.推动西方国家的治国理念在中国的传播
2 . 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广东人民抵制洋货B.《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C.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
2020-11-22更新 | 241次组卷 | 40卷引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3 .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视之为“永保和平的万年和约”;1845年,上海道台宫慕久因害怕华洋杂居滋事,自愿把上海县黄浦江河滩上的一块不毛之地划给英国人当租界并签下《上海租地章程》。上述现象说明,清政府当时
A.缺乏近代国家主权观念B.能妥善化解华洋间矛盾
C.谙熟国际法及外交规则D.失去对地方官的控制力
2020-02-02更新 | 244次组卷 | 16卷引用:内蒙古阿拉善盟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参加《南京条约》谈判的清朝钦差大臣伊里布等人认为,中英双方协定后的关税要比原有的自主关税略高,所以这是外交的成功。这一认识反映了他们
A.曲解“最惠国待遇”的规则B.固守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
C.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D.践行“夷师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2018-07-20更新 | 278次组卷 | 17卷引用:内蒙古阿拉善盟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大清帝国自愿奉送的,大清的官员是不愿惹这些麻烦(审判在华犯罪的外国人)的,这叫“以夷制夷”。在今天看来是屈辱的规定,在当年还认为是“羁縻政策”的胜利。这说明当时统治者
A.以西方经济侵略为防范重点
B.惧怕西方列强再次挑起战争
C.近代国家主权意识十分淡薄
D.不了解当时世界发展的潮流
6 . 在全国15个巡抚中,1840年有7个满人和8个汉人任此职,1864—1866年间,均由汉人充任,1867—1869年间,有14个汉人和1个满人担任此职。从1851—1911年,65.4%的总督和77.8%巡抚是汉人。这些变化
A.证明满汉矛盾得到缓和B.表明汉族官僚势力扩大
C.导致清朝统治土崩瓦解D.是列强干涉内政的结果
2017-10-11更新 | 215次组卷 | 18卷引用:内蒙古阿拉善盟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南京条约》第十一条中规定:“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往来,用照会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此条款标志着
A.清政府外交政策有所调整B.华夷观念已经改变
C.中国外交开始半殖民地化D.中外关系趋于平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