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8 道试题
1 . 陈旭范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     
A.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B.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C.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D.中国开始政治民主化
2 . 鸦片战争后,洋纱首先涌入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因其质优价廉,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随后,洋布输入,取代土布,又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这表明鸦片战争后(     
A.传统经济结构逐渐瓦解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列强加强对华资本输出D.民族资本主义艰难发展
2024-02-08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如表为上海1845-1848年进出口货物值(单位:英镑)。据表可知(     
年份进口出口
184512240791344650
184610661721526960
184710092291517299
18488064951305615
A.中国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B.英国达到了发动战争的目的
C.中国进出口货物值下降D.中国外贸处于入超地位
2024-02-0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南京条约》规定:中英两国“如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两国属员往来“比当平行照会”;中美《望厦条约》也规定,两国“公文往来,应照平行之礼,用照会字样”。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西方文化影响广泛B.实现对外平等交往
C.列强控制中国外交D.华夷观念开始改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经济史纲要》认为:“中国在宋代至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商业革命;第三次是近代商业革命。”下列现象符合第三次商业革命的是(     
A.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B.商业资本积聚和工商业市镇兴起
C.逐渐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
6 . 如表描述了清政府对《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某些条款的态度,这反映出清政府(     
相关条约清政府的态度
割香港岛给英国荒岛、孤峙海中、贫困、有伤国体、暂行赏借。
中英协定关税每种货物应纳多少关税明白的载于条约,可省除争执。
领事裁判权免致小事酿成人案,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
A.缺乏近代国家主权观念B.摒弃“天朝上国”观念
C.认识到列强侵华的本质D.积极应对国际形势变化
2024-01-3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由如图中可知上海(     
A.开埠时期新旧风貌杂陈B.工业文明影响交通发展
C.洋务运动带来社会新貌D.辛亥革命促进社会变革
2024-01-3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阜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清朝驻外使臣薛福成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后列强在华获得的特权:“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患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薛福成论述的特权是(     
A.协定关税和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
C.协定关税和通商口岸传教D.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通商口岸传教
9 . 鸦片战争后的开埠通商,一方面扩大了原有的城乡差别,诱发农民进城谋生,改变了传统农本经济的超稳固状态;另一方面,它又未能助长中国工业化的正常发展,长期来看延缓了城市化进程。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通商口岸仅局限于东南沿海B.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C.封建自然经济未能土崩瓦解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先天不足
10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向广东地方官员施加压力,迫使他们颁布告示允许华人出洋。《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确认了华人出洋的合法性,并对《大清律例》进行了修改。这表明当时(     
A.英法的侵华促进中国近代化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C.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D.清政府维护出洋华工权益
2024-01-2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