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2 道试题
1 . 1859年,英国对法国进口货物征收大约15%的税率,比当时中国对同类货物所征收的进口税率高2~3倍,这表明当时(       
A.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B.意图降低关税抵制倾销
C.协定关税的危害深重D.列强侵略方式发生变化
2 . 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以皇家龙旗为图样,制定出海军旗(图1),后逐渐演变为国旗(图2),最终成为国家礼仪和政权的象征,显示其与国际惯例的接轨。据此可知,当时的清政府(     
A.试图融入国际社会B.全面接受西方外交理念
C.外交环境明显改善D.对外政策发生根本转变
3 . 《哈佛中国史》指出,“清朝赔上民族国家理应有的主权……对于一个‘追赶性工业化’的帝国来说,这造成了无法设置保护性关税来扶植新兴工业的严重后果”。该局面最早始于(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4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导致(     
A.外国军队可以进驻北京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中国开始丧失领土主权D.清廷成为“洋人的朝廷”
2023-11-2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列两则史料均指向同一历史现象。这两则史料分别属于(     
A.图像史料、文献史料B.民间器物、地方史志
C.音像史料、实物史料D.历史遗址、口述回忆
6 . 图是1842年7月21日,英军攻陷镇江当日,随行军官所绘的版画《镇江西门》。画面中,在硝烟弥漫的城墙下,一队队英军正登上江岸,冲向周边的民居。该图可以用来见证(       
A.清军战败的历史根源B.英国侵华的罪恶行径
C.清朝军民坚决抗击侵略D.英军试图美化侵略罪行
2023-11-2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1839年,林则徐到达广东,发出布告称:“大皇帝待遇外人,恩泽深厚,外人当遵守中国法令,与本国同。若以鸦片之故,致通商全行停止,则茶及大黄等需要之物,亦准照旧贸易”。据此可知,林则徐(     
A.主张废除闭关锁国的政策B.筹划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C.具有一定的国家主权意识D.师夷长技以解决鸦片问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11年马礼逊在中国出版第一本中文西书,到1911年清朝统治结束,首尾100年,中国共翻译、出版西学书籍2726种。四个阶段中,以年均翻译西学书籍(不包括纯粹宗教书籍)计算,第一阶段,31年,共32种,年均1种;第二阶段,17年,共105种,年均6种;第三阶段,40年共555种,年均14种;第四阶段,11年,共1599种,年均145种。前三个阶段,年均译书种数成倍增长,至第四阶段,年均译书数量猛增为第三阶段的10倍以上。由此可见,晚清中国输入西学,随着时间的推移,呈急速增长趋势,20世纪初达于极盛。以传播西学主体而言,第一阶段,基本上是西人的事;第二阶段,西人为主,少量中国知识分子参与其中,第三阶段,西译中述,中西传播机构共存并进;第四阶段,中国知识分子成为主体。这说明,中国知识分子在西学传播过程中,逐渐由被动变为主动,由附从地位升为主导地位。

——摘编自王建朗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1)据材料概括作者对晚清译书发展历程的认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晚清译书现象。
2023-11-1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选择考)
9 . 有学者认为: “这场战争是中西关系质变的临界点,整个中外关系至此逆转,旧格局随条约缔结而俱逝,中国被不情愿地拉入到国际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这场战争是(     
A.雅克萨之战B.鸦片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晚清大运河的衰败是多种原因造成的。1851年的农民起义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战乱中江浙一带的漕运几乎处于瘫痪状态。铁路的兴起对大运河漕运打击沉重,原先需经数月以上的运输时间,现在快则不足10天,慢则一月以内就可以运入京城。1901年,清政府废除漕运制度,大运河多处淤塞,曾经的辉煌逐渐变成了历史的记忆。

——摘编自胡梦飞《辉煌与没落——明清大运河漕运的兴衰》

(1)比较图1与图2,指出隋朝大运河与元朝大运河路线的主要差异,结合大运河的变迁,阐述中国古代交通建设与政治中心移动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大运河走向衰败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大运河兴衰的历史启示。
2023-11-16更新 | 170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1-【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苏专用)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