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2 道试题
1 . “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结论的是(   )
A.英军攻陷浙江定海B.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
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2 . 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认为,治外法权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而协定关税,新的关税比旧有的自主关税还要高一点,最不应该的是开放五口通商。这说明"当时的人"(     
A.认清国家发展的短板B.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
C.坚守闭关锁国的政策D.突破了固有的华夷观念
2023-09-02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盐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中国近代史上的协定关税,是从1842年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开始的。条约第10款规定:英商“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这一条文,在相应的英文本中是“中国皇帝同意建立一个公平和正规的进出口关税和其他饷费”,并不含有必须对方议允的意思。下列对《南京条约》“协定关税”条款的解读,正确的是(     
A.体现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B.是在自愿平等基础上的自主协定关税
C.使英国在中国获得片面最优惠国待遇D.条款的规定减少了清政府的关税收入
4 . 1840年7月,英方试图通过浙江官员转递《致大清皇帝钦命宰相书》,浙江官员考虑到人臣无外交的成例,将原书退回。8月9日,道光谕令直隶总督琦善“倘有投递禀帖情事,无论夷字汉字,即将原禀进呈”。稍后,谕令江、浙、鲁等地督抚也有收转权力。这表明清朝(     
A.外交权限下移督抚B.放弃了天朝上国观念
C.顺应形势修改体制D.受英人所迫丧权辱国
5 . 两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朝政府与世界诸国的关系发生变化,出现了三类国家关系:一是传统朝贡关系,如朝鲜、越南等国属于这一类型;二是传统互市关系,如日本等国就属于这一类型;三是近代条约关系,西方侵略者都属于这一类型。由此可见,当时中国(     
A.近代外交理念开始萌发B.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
C.传统外交格局受到冲击D.仍然在亚洲地区具有支配地位
2023-08-16更新 | 28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第九中学2024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19世纪中叶,中国茶商在宁州茶区用原来制作绿茶的茶叶制出了一批红茶运往广州销售,颇受广州外商赞赏,宝顺洋行买下这批红茶运往英国,销路甚佳。这使原产绿茶的宁州变成了专门生产红茶的茶区,宁红茶的贸易增加。这反映了(       
A.近代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B.农产品商品化的区域差异
C.中国产品积极适应世界市场D.自然经济主导地位的丧失
22-23高三下·河南·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自1865年起,各通商口岸按照总税务司的要求,在年度贸易统计之外,另外编制年度贸易报告。海关总税务司专门发布通令,要求各关务必按时寄送年度贸易报告,如果延误,各关必须向总税务司呈递公文,说明缘由。由此可见,当时中国(     
A.关税被列强所掌控B.内政外交丧失独立性
C.外贸管理趋向规范D.沦为列强的经济附庸
8 . 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接受协定关税以及开放五口通商……上述是中国近代一场战争失败后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的部分内容。据此判断这场战争(     
A.使清政府沦为洋人朝廷B.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C.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D.促使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9 . 阅读表格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对西方人及西方国家称呼的变化   

A对外国人的称呼变化B对西方国家称呼的变化
时间称呼时间文件称呼
鸦片战争之前“夷”晚明《职方外纪》“以西把尼(西班牙)东北为拂郎察(法国)。”
鸦片战争到新中国初期“鬼子”晚清《圆明园失宝叹》将法国与俄罗斯分别称为“佛狼西”与“罗刹国”
民国初年和新中国初期“外国佬”1901《过渡时代论》顺流而渡者,其英吉利耶? 乱流而渡者,其法兰西耶? 方舟联队而渡者,其德意志、意大利、瑞士耶? 攘臂冯河而渡者,其美利坚、匈牙利耶?”
改革开放后“老外”;信息时代网称“歪果仁”

——据《从中国对西方人与国家称呼的变化》整理

提炼材料中关于“中国对西方人称呼的变化”或“中国人对西方国家称呼的变化”的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围绕材料中的A类或B类材料展开分析,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7-14更新 | 268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023·江苏南通·二模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尔国浙省定海、舟山等处,原我国故地,先朝恃强占窃,蹙我强威,夺我土地,孕怀至今……(至于鸦片一事)严禁尔国人民吸食犹可言也,委责独让我国兴贩鸦片引诱,是何言也……尔国不肖文武官员每日闯墅海泊,抄搜烟土,乘机逞掠,形同倭窃,诚何国体,不禁发指。

                                                          ——摘编自《英国为声明入侵中国理由事檄文》(1841年)

材料二   尔虽有羽毛、大呢(一般认为是由羊毛、羊绒织物的泛称),非我湖丝(浙江湖州府出产的蚕丝),焉能织造?虽有花边、鬼头(外国银元的别称),非我纹银、白铅,焉能铸成?其余各物,皆学我天朝法度。天朝茶叶、大黄各样药材,皆尔狗邦养命之物,我天朝若不发给,尔等性命何在?……若言水战,则尔等将船退出虎门,候我百日后,造兢船只,与尔海外对仗,果能胜我,方为利害。

                                                          ——摘编自《尽忠报国全粤义民申谕英夷告示》(1841年)


(1)指出材料一中英国“檄文”的错误之处。
(2)你如何看待材料二中“告示”表达的历史信息。
2023-07-10更新 | 11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