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三元里抗英斗争,史学界有不同的认识。如:观点一,认为三元里人民的英勇斗争显示下层民众抗击侵略军的坚定意志和英勇气概,用事实击灭了英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有力驳斥了清政府内部的妥协主义和投降主义;观点二,认为三元里抗英斗争受传统夷夏思想的影响,主观上是一次保家卫国的自觉战斗,只能发生于英军侵略肆虐的地区。下层民众当时还没有国家利益和民族主义的意识。这两种观点(     
A.结论相互矛盾故都不能成立B.可互证形成全面丰富的解释
C.基于对立角度的主观化解读D.观点二的论证违背历史真实
2023-03-17更新 | 819次组卷 | 1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下关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白邱世兵《中国国际舆论环境的历史变迁一略论西方的中国观的演变》


上表为16世纪到20世纪30-40年代内方中国观的变迁有关言论。请从表中任选两个时间段,并对其中的西方中国观加以解读。(要求:选明时间,观点明确,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3 . 下图是《神州日报》发表的漫画《江宁城缔约》,南京旧称江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缔约导致中国“国门洞开”
B.漫画中的外国人为日本人
C.本次缔约是中外平等协商的结果
D.缔约源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败
4 . 鸦片战争时,琦善派人探听了一些英国的情况,并据此写了一份奏折上报朝廷,言道:“……是固蛮夷之国,犬羊之性,初未知礼义廉耻,又安知君臣上下?且系年轻弱女,尚待择配,则国非其国,意本不在保兹疆土,而其国权奸之属,只知谋取私利,更不暇计其公家……故求索不专在通市。”这份奏折反映出琦善
A.认识到了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源
B.以中国传统观念解读英国政情
C.对英国大臣的操守有正确认识
D.认为英国权臣操纵着国家政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