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浙江的宁波、定海、温州等地又被允许恢复出洋贸易,并在宁波设立统揽对外贸易事务的浙海关;但此后清政府推行的政策又使浙江对外贸易面临了致命打击;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入侵,宁波、杭州各地恢复了海外贸易,但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有(     
①“出洋贸易”的恢复得益于经世致用思想传播
②“浙海关”与广州十三行均属于官方许可机构
③“清政府推行的政策”是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
④“根本性变化”指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3 . 仔细观察下面图片,下列有关图1到图2演变实质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图1 铁犁牛耕                                图2继昌隆缫丝厂的蒸汽锅炉和缫丝机
A.男耕女织到大机器生产B.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
C.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D.铁器时代到蒸汽时代
2024-02-1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化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如表所示为晚清时期(1840—1894年)棉花产量与消费量估计(单位:万担)。对表中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项目1840年1860年1894年
全国棉花实际需求量857.98881.86979.00
净进口棉花50.0050.02—71.20
净进口棉纱(按消耗棉花数量折算)2.603.69120.79
净进口棉布(按消耗棉花数量折算)2.9016.1797.66
国产棉花供应量(产量)802.48811.98831.75
A.1840—1860年,公行统揽对外贸易
B.1840—1860年,经济作物推广受阻
C.1860—1894年,列强减轻了商品输出
D.1860—1894年,民族纺织业有所发展
2023-12-22更新 | 85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名校2024届高三12月联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43年中英签订《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其中的第8款规定:“向来各外国商人止准在广州一港口贸易,上年在江南曾经议明,如蒙大皇帝恩准西洋各外国商人一体赴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四港口贸易,英国毫无靳惜,但各国既与英人无异,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上年在江南曾经议明”是指《虎门条约》
B.“英国毫无靳惜”体现出英国的无私与大度
C.“各国既与英人无异”说明列强已经组成侵华同盟
D.“新恩”涉及内容模糊,有利于英国扩大侵略权益
6 . 在17、18世纪,中国典籍经过传教士传到西方的只有《诗经》《书经》《道德经》等。而在鸦片战争后,中国学者开始系统翻译、外传中国学术文化经典,如《四书》《五经》等儒学经典以及《红楼梦》《水浒》等文学经典,对此现象解读最准确的是
A.西学东渐成为思想主流B.东学西传成为思想主流
C.忧患意识助推文化传播D.列强迫切需要了解中国
7 . 下图漫画是1845年伦敦出版的《复仇神号亲历记》的插图(描绘英军占领广州期间劫掠的情形),对该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
A.作者希望再现火烧圆明园的场景B.作者对侵略者的暴行有所反思
C.该漫画反映了《南京条约》签订时的战况D.漫画反映的英军罪行由当时的广东巡抚裁判
8 . 阅读下列《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统计图表。对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
B.五口通商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C.中国的民族资本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
D.英国对中国表现为较大规模的贸易顺差
9 . 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英国在中国沿海近岸水域和珠江水道、杭州湾和长江下游进行水纹调查,并绘制海图,公布调查结果。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鸦片战争是英国蓄谋已久的结果
B.英国已获取中国沿海和内河的航运权
C.水纹调查有力配合了英国的军事行动
D.水纹调查属于正常的科学研究活动
10 . 阅读下面“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1750—1880年)对比表”,对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国家\年份1750年(%)1800年(%)1830年(%)1860年(%)1880年(%)
英国1.94.39.599
美国0.10.82.47.214.7
中国838712.5

A.制度创新是各国工业发展的共同原因
B.独立战争促进了美国工业的迅猛发展
C.闭关锁国造成了中国工业的严重落后
D.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工业领跑世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