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0 道试题
1 . 1866年,俄国驻华公使倭良嘎哩向总理衙门提出在黑龙江内地贸易的要求。奕䜣回复指出,按照中俄《北京条约》《瑷珲条约》的规定,中俄只能在两国交界以及黑龙江、松花江两岸贸易,俄国商人不能进入黑龙江内地贸易。这表明奕䜣(       
A.继续坚守传统华夷观念B.积极主动发展对外关系
C.奉行对俄部分开放政策D.具有一定近代外交意识
2 .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广东地方官商最感觉《南京条约》给他们私人利益的打击”,“《南京条约》以后,他们的意外财源都禁绝了,难怪他们要恨外国人。广州的商人方面也是如此”。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巨额赔款加重清政府的财政负担B.五口通商削弱了广州的贸易地位
C.协定关税阻碍了民族工商业发展D.列强侵略冲击中国传统经济结构
3 . 始建于1890年的戈登堂,坐落于当时天津英租界的维多利亚道(今和平区解放北路),英国修建的目的是为了纪念戈登在天津开辟和规划天津租界方面的“贡献”,它是19世纪天津体量最大的建筑物。这一历史现象从侧面反映出(     
A.古今中外文化精粹完全融合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C.是当时天津经济发展的标志D.近代社会和城市发展演变历程
2024-02-09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下面为1851年至1873年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趋势图。下列对该图解读合理的是(     

注:1853年厘金制度建立,由地方政府在水陆要道设关卡对来往货物征收一定的货物税
A.折射出清政府权力结构的变化B.旨在增强地方政府的能动性
C.瓦解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基础D.促进了农民赋税负担的减轻
2024-02-0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即在牛庄、登州、台湾、潮州、琼州等府城口,嗣后皆准英商亦可任意与无论何人买卖,船只随时往来。”这一规定(       
A.明确了列强领事裁判权B.扩大了对外通商的口岸
C.使鸦片贸易走向合法化D.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
2024-02-0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天津条约》签订后,大学士桂良等官员至上海,与西人再开谈判,期于以免除关税为代价,换取彼族放弃公使进京等条款,以免损伤天朝礼文和成宪。这反映出清政府(     
A.摒弃天朝上国观念B.意欲交好外国列强
C.力图维系宗藩体系D.缺乏近代外交理念
7 . “对于伦敦政界来说,1840~1842年所发生的与中国的战争,并不是一场‘鸦片战争’,而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麻烦。英国为反对衰败不堪、腐败透顶的中国令人无法忍受的优越感而战。”这说明伦敦政界(     
A.追求平等自由的外交地位B.强调鸦片战争爆发的偶然性
C.否认鸦片战争的侵略本质D.突破了传统华夷观念的窠臼
8 . 1830-1833年间,英国从中国进口的茶叶价值平均每年为561万两白银左右。到了19世纪60—80年代,英国平均每年进口的中国茶叶价值为3000万两白银,其中,1872年达到了创纪录的4000万两白银。材料主要说明,此时中国对外出口(     
A.明显受中英关系影响B.半殖民地色彩浓厚
C.农产品处于出超地位D.茶叶物美价廉畅销
9 . 《南京条约》中有关英商洋布进口的税率比例应该是多少,是否依据市场供求变化及何时做出怎样调整,均没有明确的界定。这(     
A.拓展了英国在华活动的区域B.便利了西方对华的资本输出
C.侵夺了中国海关行政管理权D.违背了国际法平等互惠规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