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15 道试题
1 . 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洋行在中国的增多,许多华商对外国股票的认购也渐趋踊跃,甚至有的洋行因“买股份之人多为华商”,乃至该行虽为外国公司,“亦只有此名而已”。这反映出当时(     
A.国内投资环境亟须改善B.民族工业发展步履艰难
C.中外合资经营优势明显D.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加剧
2 . 中国梦,是2014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话之一。中国梦代表了新一届政府对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信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长期以来,中华文明以其独有的特色和辉煌走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朝”。不料,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就带领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一个繁荣昌盛、各族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然而,探索的道路并不平坦。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实行彻底的民主革命并取得胜利固然不易,在这样的大国穷国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是一件前无古人的伟业。实现伟大的梦想,想要一帆风顺,没有牺牲,不付出代价,是难以想象的。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另一场梦的破碎”是由什么事件导致的?这一事件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新中国五六十年代的经济建设上的哪些事件让我们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
(3)195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哪些政治制度?
(4)中共“十四大”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5)几代中国人为实现中国梦而作出的探索,给我们今天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2024-02-2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下面是1843年中英协定关税前后主要进口货物新旧税率对照表。这一税率的变化(     
货物名称单位1843年以前税率(%)1843年税率(%)
棉花24.195.56
棉纱13.385.56
头等洋布29.936.95
二等洋布32.536.59
东阳洋布20.745.56
纹斜布14.925.56
A.增加了清政府关税收入B.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便利了列强的资本输出D.反映了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
2024-02-25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英国大鸦片贩子认为中国禁烟措施损害了英国的利益,推动英国政府宣布对华发动战争。后来,鸦片以“洋药”名义纳税进口,与之直接相关的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24-02-2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1866年,俄国驻华公使倭良嘎哩向总理衙门提出在黑龙江内地贸易的要求。奕䜣回复指出,按照中俄《北京条约》《瑷珲条约》的规定,中俄只能在两国交界以及黑龙江、松花江两岸贸易,俄国商人不能进入黑龙江内地贸易。这表明奕䜣(       
A.继续坚守传统华夷观念B.积极主动发展对外关系
C.奉行对俄部分开放政策D.具有一定近代外交意识
6 . 以下可作为研究英国侵华史直接证据的是(     
A.B.
C.D.
2024-02-23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陈旭范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     
A.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B.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C.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D.中国开始政治民主化
8 . 鸦片战争后,应西方侵略者的要求,清政府设置五口通商大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廷允许外国公使入驻北京,中国向西方各国派遣大使;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朝设立外务部,成为具有近代外交制度中一般特征的中央外交机构。有学者根据这些事实展开研究,结论可能是(       
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B.列强侵华客观推动晚清外交艰难转型
C.西方国家逐渐改变了侵华方式
D.清政府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
2024-02-21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认为,“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枪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以下属于“这场战争”影响的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西方列强的侵略从沿海深入到内陆D.南京被开放为通商口岸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教案是指近代中国民众采取暴力行动反对外国教会传教的事件。

材料一   近代外国传教士纷纷涌入中国,遍及各省。他们中的大部分具有侵略性和掠夺性,志在援取中国的财富,就必然会和中国民众乃至清政府产生矛盾,从而爆发教案。1891-1900年,这个阶属于晚清江西教案的高发期,数量和频率都较前一个阶段大幅增长,这十年共发生了73起教案。晚清江西教案爆发之后,虽然中外双方出于各自利益的考店,会就教案进行相关交涉。但从清政府来看,由于自身的实力比不上西方列强,所以在交涉过程中几子处于被动的位置;交涉程序,也大都是由外方向中方提出交涉,往往“每议赔款,累万盈千,上亏国帑”……办理教案交涉的江西地方官也大都深切地认识到了“教民受祸之惨,平民受扰之毒,国家赔款抚款之钜”的悲惨状况。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他们往往在交涉中据理力争,竭力斡旋……到了清代后期,江西开始设立洋务局,负责办理涉外交涉事项。

——摘编自陈丽《晚清江西教案交涉研究》

材料二   1891-1900年江西省教案时间、地区、类型分布统计表

时间

1891

1893

1894

1895

1896

1897

1898

1899

1900

数量

11

1

4

7

3

10

8

17

12

地区

赣州

南昌

吉安

九江

建昌

广信

抚州

南安

饶州

袁州

瑞州

数量

4

16

10

10

9

12

2

1

5

3

1

类型

教堂被毁类

传教士被殴类

私卖地基类

民教挟私类

其他

数量

22

10

17

16

8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江西教案爆发的原因并归纳其特点。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江西教案带来的影响。
2024-02-1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萍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