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9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共同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进行了一系列的艰苦探索和抗争,虽然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中华民族勇于探索的追梦精神是中华儿女的宝贵精神财富。

——摘编自刘文《近现代中国各阶级追逐中国梦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事实说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要解决中国发展进步问题,必须找到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必须找到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1921年……中国革命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

——摘编自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28年的曲折奋斗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四个错综复杂的历史时期;经历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和瞿秋白、李立三、王明等三次“左”倾错误,在挫折中,克服了“左”“右”两种错误倾向,并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和新理论;通过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旗帜下,前赴后继,百折不挠,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

——摘编自沈旭《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三例中国近代以来各阶级追逐中国梦的实践活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能够领导中国革命的“先进理论”和“先进社会力量”,并分析中国命运有了光明发展前景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中国共产党在追逐中国梦中的成功事例。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中国社会追逐中国梦的认识。
今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三)历史试题
2 . 下列有关左宗棠收复新疆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强化了政府对蒙古的管理B.导致了近代化努力的破产
C.证实了清政府统治的腐朽D.缓解了西北部边疆的危机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五)历史试题
3 . 中国近代史上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吉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4 .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进一步把中国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吉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中国人民展开了一系列顽强的抗争和探索。这些抗争和探索的共同之处是(     
A.以地主阶级为主力B.以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为目标
C.以救亡图存为主题D.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手段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6 . 谈及近代某一不平等条约,有学者从“割地赔款额度巨大清政府难以承受,朝鲜独立改变东北亚格局等角度论述清王朝上国体制的颠覆”等角度论述对清王朝的影响。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024-06-0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 浙江省县域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至西汉前期,中国北方匈奴强盛,置僮仆(奴隶)都尉管理西域,因“赋税诸国,取富给焉”,西域诸族“不相亲附”,匈奴还对中原王朝构成威胁。汉武帝制定联络月氏“断匈奴右臂”的战略,派遣张骞“凿空”西域。……汉宣帝设立西域都护,实现了对天山南北各地的管辖,由此奠定了新疆地区在维系中国陆上交通、护卫中原诸王朝之西北地区边防安全的政治基础。

——田卫疆《唯物史观指导下的新疆历史叙事构建》

材料二   当时新疆面临的主要威胁是西方殖民势力的觊觎,其中有俄国“拓境日广”,扩张态势逼人。左宗棠认识到“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新疆这样的地缘战略价值触动了清廷中枢,让清廷认识到重视塞防,收复北疆,方能“居中控制,南钤回部,北抚蒙古,借以备御英俄”。……同时建议“为新疆画长治久安之策,纾朝廷西顾之忧”,须“设行省,改郡县”,从而为新疆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也使得原政治、经济、军事中心由伊犁转移至乌鲁木齐,影响至今。

——改编自袁天阳《左宗棠的边疆治理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结合所学,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分析西域都护府设置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晚清时期新疆面临威胁的实质。结合所学,简述左宗棠为解决新疆危机所作的贡献。
2024-06-0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 浙江省县域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期代表人物思想主张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
19世纪90年代主张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文化上学习西学
20世纪初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辛亥革命后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新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格①②③处的内容。
(2)结合所学知识,为表格内容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3)你认为表中哪一种思想主张对中国近代社会影响最大?请说明理由。
2024-05-2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在中国工业化探索中迈出第一步的是(     
A.洋务运动B.清末“新政”
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
2024-05-2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四)历史试题
2024高一下·河南·学业考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并认为“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材料二   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稔,可以勤远略。”

材料三   任何一种社会思潮的形成都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无本之木。实际上,晚清出现的几乎所有的社会思潮都与传统的经学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鸦片战争后,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在清朝统治集团内部有一小部分开明、务实之士,试图通过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和养兵、练兵之法以应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从思想文化研究的角度来看,所谓晚清思潮史,就其一般意义而言,其实就是中西文化相互冲突、相互融会的历史。日本通过学习西方,迅速摆脱了民族危机,一跃而成亚洲第一强国的现实,为中国提供了直观的范例。晚清社会思潮中新的思潮往往诞生在旧思潮的母体中,这是社会转型期特有的现象。

——摘编自陈国庆《论晚清进步思潮的渊源和特点》

(1)根据材料一,说明魏源对“夷”的认识,并指出“制夷”的本质。
(2)根据材料二,指出曾国藩提出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具体方法,并指出其目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晚清进步思潮产生的原因。
2024-05-1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模拟试卷0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