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某班同学在期中复习备考时采用了“关键词记忆法”,用一串关键词辅助记忆某个历史事件,以下关键词和事件均符合的一组是(     
A.资产阶级主导、自强求富、近代化开端——洋务运动
B.天朝田亩制度、扶清灭洋、农民起义——义和团运动
C.19世纪末、钦定宪法大纲、皇族内阁——预备立宪
D.20世纪初、四川保路运动、临时约法——辛亥革命
2024-04-2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896年5月,刑部左侍郎李端菜上奏《请推广学校折》,其中提出创立仪器院:“格致实学,咸籍试验。无远视之镜,不足言天学;无测绘之仪,不足言地学;不多见矿质,不足言矿学;不习睹汽机,不足言工程之学。其余诸学,率皆类是”。据此可知,当时(     
A.清政府支持教育改革B.戊戌变法注重器物学习
C.教育思想体现近代化D.救亡图存意识开始觉醒
3 . 1860—1900年,中国共出版各种西书555种,其总量是此前半个世纪所出科学书籍的5倍多。其中社会科学123种,内含哲学、历史、法学、文学,教育等,占总数的22%;自然科学162种,含算学、重学、电学、化学、光学动植物学等,占总数的29%:应用科学225种,含工艺、矿务、船政等,占总数的41%。该时期这一情况的出现(     
A.表明西学传播已逐渐扩大到基层社会
B.体现出西方宗教思想在华的传播受到阻碍
C.主要受民族危机加深和洋务运动影响
D.反映了维新派与洋务派思想具有相通之处
4 . 1871年,中日两国在琉球事件后签订《中日修好条规》,日本继续承认琉球与清政府的关系但不允许清朝使用“中国”这一国号,认为“‘中国’系对本国边疆荒服而言”,清朝代表认为“我中华之称中国,自上古迄今由来已久,从无改写国号之例”,双方一度谈崩。最终,李鸿章表示妥协,在汉文文本中用“中国”,而日文文本中用“大清国”。据此可知(        
A.日本阴谋分裂中国B.东亚宗藩体系瓦解
C.清朝外交观近代化D.中日国力对比逆转
2023-12-04更新 | 20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866年,奕䜣接受了赫德的建议,上奏说:“自各国换约以来,洋人往来中国,于各省一切情形日臻熟悉,而外国情形,中国未能周知,于办理交涉事件,终虞隔膜。臣等久拟奏请派员前往各国,探其利弊,以期稍识端倪,借资筹计。”这说明清政府(     
A.外交开始走向近代化B.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
C.顽固势力异常强大D.尝试派遣驻外使节
2023-11-2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北京条约》签订后,清朝传统外交礼规被进一步打破。清政府1866年派斌椿赴英考察。1868年任命蒲安臣为中国首任全权使节出访各国。1875年任命郭嵩焘为驻英公使,对西方的遣使要求作出了对等性反应。这表明清政府(     
A.主动遣使解决外交争端B.初步接纳西方外交体制
C.彻底放弃传统外交惯例D.努力建立平等外交关系
2023-11-20更新 | 58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湖北·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汉阳铁厂初期资本构成,见如表。该表内容可以佐证(     
投资者数额(库平银,两)占总额%
轮船招商局25000025.0
电报局22200022.0
中国通商银行32855532.8
萍乡煤矿10000010.0
钢铁学堂390003.9
南洋公学60000.6
古陵记(盛宣怀家族化名)3650003.7
上海广仁堂
(盛宣怀兴办的慈善机构)
200002.0
总计1000000100.0
A.洋务派官僚控制汉阳铁厂的经营权B.近代民间资本大量涌入洋务企业
C.民间资本对汉阳铁厂筹资反应冷淡D.近代洋务企业具有较强的封建性
2023-11-18更新 | 182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名校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8 . 晚清咸同时期,西南边疆各民族开始举兵反抗清政府;但在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之时,边疆各民族还是会共同抵抗外国侵略,刘永福率领黑旗军抗法便是例证。这反映了(     
A.清末中国社会转型成功B.清政府边疆政策逐渐改变
C.晚清民族政策因循旧制D.民族共同体意识己经形成
2023-11-16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部分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张之洞在湖北创办汉阳铁厂,在煤铁矿毫无着落情况下从英国购买炼钢设备,1894年开工生产的产品质量不合格,经化验找出其原因为炼炉与矿石不配,后来被迫进行改造,结果使得汉阳铁厂总计耗费规银千万两之多,更失去了近20年的发展时间。这说明了(     
A.洋务运动在技术引进上是盲目的B.张之洞完全没有近代企业管理才能
C.官僚作风制约企业发展D.中体西用决定了“求富”的失败
10 . [中国古代和近代政治文化观]

材料一

中国传统社会是君主政治一统天下。君权至上作为一项基本政治价值准则,与君主政治相始终。这种观念的形成可以追溯至殷商帝王的“余一人”思想。秦汉以后,君权至上准则得到统治者和全社会的普遍认可,忠君义务观念是传统臣民观念的主要构成之一。这是一种基于君主政治条件而形成的传统——习惯型政治义务观念,与法律义务观念有所不同,其中并不包含人们对法律责任的自觉意识。在实际历史过程中,圣人与圣王相通,被统治者视为理想君主的象征。封建帝王虽然未必都是“对”的,但可以自诩为圣,阿谀奉承的臣子们也尊之为圣。于是,人们的负罪意识便从道德领域扩展到政治生活中,在天子“圣明”的灵光普照下,不由自主地五体投地并口称“臣罪该万死”,诚惶诚恐。在等级观念约束之下,人们无条件地服从着严格的等级隶属关系,从衣着服饰、言谈举止到思想意志,无一不被等级格式化。等级观念剥夺了人们的独立个性和政治自主精神,使人们不只在实际生活中,还在精神上做奴仆。

——摘編自刘泽华《论从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变》

材料二

到了近代,随着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外交流的增多、外来思想的涌入,传统的臣民观念面临瓦解。尤其是甲午战败之后到20世纪初,知识分子怀着强烈的教国教民意识对臣民观做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并开始大力倡导国民观。国民是指以国家为本位、享有权利并担负义务,但是必须重义务轻权利、重国家利益轻个人利益、重集体轻自身的一国之民。然而民(国)初为宪政实践的失败,又使知识分子们认识到国民观也无法解决教国新民的历史问题,于是有识之士开始转而向往公民和公民观。在他们的视域中,公民是以个体为本位、在国家中具有独立人格、权利观念、功利思想、法律意识、契约精神和科学理性思想的个人。

——摘编自郑大华、朱蕾《国民观:从臣民观到公民观的桥梁——论中国近代的国民观》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臣民意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国民意识出现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公民教育的社会意义。
2023-08-0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