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观察下图,它反映了洋务运动(     
A.中体西用的可行性B.遏制了晚清的颓势
C.最终失败的必然性D.植根国情可以嫁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李鸿章认为中国正处于“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jíjí急迫;急忙)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耶”的局面。为此,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掀起了一场自救运动。关于这场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B.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C.师夷长技以制夷D.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2023-03-0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六十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自主招生考试历史试题
3 . 闯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21月,内阁学士宋晋以“靡费太重”为由攻击洋务派举办的军事工业。对此,李鸿章向清廷提出兼造商船,华商自立轮船公司,以解决养船经费的不足,得到了清廷的批准。不久,上海轮船招商局设立。1877年。招商局收购关商旗昌轮船公司,船只由12艘增至30余艘,实力大增。

材料二   1872年,侨商陈启沅在广东南海县简村创办继昌隆缫丝厂,最用画汽权物借动装置,雇女工数百人,"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偿值之高,活予从前,通获厚利",在继昌隆的带动下,南海、顺德两县的理丝业勃然兴起,到1881年已有10个厂,服车2400架。90年代初。广东缫丝厂发展到5060家,大厂雇调工人这800人之多。

——以上材料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反映了洋务运动的哪些举措?说明这些举措的目的。
(2)继昌隆缫丝厂是什么性质的企业?
(3)说明上述两类企业对经济发展的共同作用。
2023-01-20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2年冬季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表所示为清末洋务派创办的部分企业。由此可推知,洋务运动(     
企业名称创办时间地点
江南制造总局1865年上海
福州船政局1866年福州
轮船招商局1872年上海
开平矿务局1876年唐山
机器织布局1878年初建,1893年重建上海
兰州织呢局1880年兰州
电报总局1878-1880年天津
A.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B.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国经济侵略
C.以创办民用工业为出发点D.达到了“剿发捻,勤远略”的目的
2023-01-0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冠县武训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月考(模拟选课走班调研)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期间,中国被迫开放了大批商埠,均因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开放,这些商埠被称为约开商埠。在约开商埠中,列强往往以土地永租的名义占有租界,并掌握租界内的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成为国中之国。即便是租界以外的地段,由于条约限制,中国地方政府也很难行使完整的管理权。

——摘编自汪国华《晚清自开商埠成因及特点刍议》

材料二   鉴于约开商埠的危害,有人主张自开商埠,以使利权不致外溢。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瓜分之势,还要偿付巨额赔款、借款,总理衙门奏称计惟添设通商口,藉裨饷源。1898年,清政府为隐杜觊觎,保全主权,而下诏自开商埠。此后,济南、昆明等内地城市相继开放。在自开商埠中,清政府不准列强设立租界,商埠管理权完全由中国地方政府行使。昆明开埠后出现了数十个大型商业行帮,有店铺数千家。济南自开埠至辛亥革命,共出现了16家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邮政、电报、电话一并设立。有些城市开埠后对市政进行法制化管理,城市生活也趋于文明卫生。

——摘编自张践《晚清自开商埠述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约开商埠与自开商埠的不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使清政府自开商埠的因素,并分析其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的门牌,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发的户籍凭证,据此推知,当时发给门牌的主要目的是(     

图:(注:图中门牌系。发给“费鹤云”,四十一岁,家住石门县西乡(在杭州以北八十公里)。费鹤云与妻(三十七岁)、母(六十二岁)、子(十九岁)同住。为了防止擅自篡改资料,另有“共计”一栏)
A.计算税额B.统计可入伍人数
C.加强基层治理D.杜绝人口自由流动
7 . 1853年,为了镇压太平军,江苏最早出现了“就地筹饷”的厘金制度,后来很快遍行全国。“厘金”由地方掌握,上交中央的只占20%。厘金中以百货厘最早、范围最大,一切日用所需之物,无一不在被征之列。这一制度直到20世纪30年代初才被取消。厘金制度(     
A.瓦解了政府统治基础B.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C.破坏了经济社会秩序D.规范了地方税收制度
8 . 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

材料一   诸家之学,并起争鸣,经过相当时期之后,总是要归于统一的,统一的路线有两条:(一)淘汰其无用,而留存其有用的。(二)将诸家之说,融合为一。

——吕思勉《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两宋三百年在经济、文化、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是宋代的经济,国内外学者认为发生了所谓的“绿色革命”、“商业革命”“货币革命”、“城市革命”、“信息革命”、“科技革命”等。虽然称“革命”并不合适,但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确实取得了突出进步。

——摘编自邓小南《宋朝的再认识》

材料三   明中叶以后,粮食、棉布、生丝、食盐、烟草、瓷器等都成为主要的商品。手工业发达的城市,如苏、杭是丝织业的中心,景德镇是拥有数十万人的瓷都。商业大城市有三十余个。北方的工商业城市比较少,南方则占了绝大多数。民间大小交易多用银,政府的田赋、徭役、工商业税、海关税乃至官吏俸禄、国库开支,也大都是以银折价,以银计算。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四   洋务运动期间文化教育重要措施

时间事件
咸丰十一年(1861年)设立同文馆,是为中国新学的开始
同治二年(1863年)李鸿章设外国语文学校于上海
同治四年曾国藩、李鸿章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附设译书局
同治十一年李鸿章挑选学生赴美国留学
光绪十一年李鸿章设天津武备学堂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将思想“归于统一”的主要举措。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任选两个所谓的宋代“革命”进行举例说明。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洋务派文化教育举措的看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890年,张之洞创办了汉阳铁厂。他解释创办该厂的原因是:“枪炮、路轨各厂,皆以铁厂为根。船板锅炉及各机器,皆需精钢,炮钢尤精。中国向未解炼钢之法,今日炼钢尤为自强要务,必宜速为讲求,则船、炮及各机器所需钢料皆不外求,庶不外求于人。”以下对汉阳铁厂的解读正确的有(     
①它的创办有利于中国的军事近代化
②它属于官督商办的近代股份制企业
③它的创办使清政府达到了自强自救目的
④它的创办反映了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多维视角下的太平天国运动

材料一   天上有天国,地下有天国,天上地下同是神父天国,勿误认单指天上天国……今日天父天兄下凡创开天国是也。

——洪秀全《钦定前遗诏圣书批解》


材料二   范文澜所著《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九版明确指出∶“太平革命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政治、经济、民族、男女四大平等的革命运动。自从太平革命揭开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陈胜、吴广以下数千百次的旧式农民起义,面目为之大变。”

胡绳在《纪念太平天国革命百周年》中指出,“太平天国是旧式的农民战争———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所发展到的最高峰”,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仍旧只是一个没有工人阶级领导的单纯农民战争”。胡绳随后认为“太平天国的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中第一次革命运动的高涨”,其特征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展开为巨大的爆发”。

——摘编自夏春涛《太平天国再评价———金田起义170周年之反思》


结合材料一及所学中国近代史的史实,概括材料二中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及失败根源的观点并加以分析说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