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世纪初,西方列强将侵略的触手伸向了日本,在外国的压力之下,日本被迫签订了一些不平等条约。为了缓解国内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本于1868年开始转变国体发展资本主义,但由于国内市场狭小、资源匮乏,日本急需谋求海外市场,军阀官僚统治集团为此炮制了“大陆政策”。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三国干涉还辽”使日本大受挫折,日俄矛盾激化,随着两国在远东地区争夺的加剧,俄国的远东政策和日本大陆政策的矛盾也达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终于引发了1904年的日俄战争。19059月,日俄双方签订了《朴茨茅斯和约》。沙俄把包括旅顺、大连在内的辽东半岛的租界权和中东铁路的一段支线(从长春到大连)转让给日本,并承认朝鲜为日本的势力范围。日俄战争的结束,不仅意味着传统的欧洲强国在亚洲争夺势力范围的首次失败,也标志着东亚范围内一个地区强国的崛起,对日本今后国家发展方向的选择也产生了巨大影响。

——摘编自鲍玲《日俄战争对二十世纪初日本国家发展方向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俄战争的影响。
2024-01-0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马关条约》规定,如果中国在三年内付清赔款,不仅利息全免,日本还将从威海卫撤军。为此,清政府与英德两国签订借款合同。根据合同要求,由海关总税务司赫德(英)代征四省七处厘金抵偿部分债款。但这遭到所涉地方督抚不同程度的反对。据此推知(     
A.清政府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B.地方分裂割据势力迅速增长
C.清政府公信力已经完全丧失D.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2023-08-14更新 | 361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年一轮复习收官卷】第二模拟(贵州、广西、吉林、黑龙江、甘肃五省通用卷)-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冯桂芬(18091874),字林一,号景亭,江苏吴县人。道光进士,授翰林院编修。1853年以在籍京官名义奉诏举办团练。1860年太平军攻克苏州时逃至上海,筹划“会防局”,后入李鸿章幕府,留意经世之学,重视研究西学。186110月著成《校郊庐抗议》,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主张“采西学”和“制洋器”,强调“不自强而有事,危道也;不自强而无事,幸也,而不能久聿也。……自强而有事,则我有以待之,别一强而可弭之使无事也。自强而无事,则我不为祸始,即中外生灵之福”。次年,他将该书寄给曾国藩。《校邠庐抗议》最早发表于光绪二年(1876年)则本《显志堂稿》卷十、卷十二,共计22篇。

——摘编自张海鹏总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冯桂芬个人生平经历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冯桂芬撰写《校邠庐抗议》的原因。
2023-04-10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李鸿章奉曾国藩之命组建的淮军,是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前身。在组建之初,其装备不仅远逊于同期美国人华尔在上海组建的洋枪队,而且远逊于它的对手太平军。后经李鸿章改革,淮军率先在中国军队中完成了武器装备的近代化,许多武器装备,赶上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在1894年的甲午战争中,淮军威名扫地。淮军士兵由将领亲自招募,他们之间大多具有乡党、姻亲、友朋的裙带关系,士兵对于将领的人身依赖非常严重,军队正常运转实所依靠的正是这种私人感情,淮军的指挥体系是标准的个人指挥体系,营务处虽能分担指挥官的工作压力但却不能提供实际的作战参考,它与强调情报搜集、周密筹划、集体指挥的总参谋部制度比起来相差太远。淮军的军事改革始终没有涉及兵役制度的完善,致使其长期在“增募——裁剪——增募”的雇佣军制中踏步,军队战斗力也随之起伏不定,在遭遇举国动员、全民征战的日本军队时,无论是军队规模还是兵员素质,就难免不落下风了。

——摘编自黄凯《火器引进与淮军军事改革》


根据材料,围绕“中国军事近代化”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3-02-23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895年6月15日,《申报》报道:洋务运动仅务器械之末,而中国之病源在“朝野不通,学校不修,鸦片盛行……工商不重,智慧不足。”该报道(     
A.说明制度变革成为朝野共识B.体现了国人对时局的反思
C.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萌发D.可用于佐证洋务运动破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为保障国家安全,洋务新政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1871年,江南制造总局征聘的洋员和添置的机器到达后,开始制造林明敦式来复枪;到1873年底,枪的产量达4200支左右,造价高于进口的同类枪支,质量也不如进口枪支。这说明(     
A.江南制造总局贪腐严重B.军事工业的发展受技术水平制约
C.民族企业缺乏科学管理D.列强借机推销机器占领中国市场
2023-02-19更新 | 268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890年起,张之洞为兴建汉阳铁厂,先后向英、德等国借贷,后又以大冶矿山作抵,向日本资本借贷;1897年,清政府与比利时签订《卢汉铁路比国借款续订详细合同》,借款450万英镑修建卢汉铁路。这些做法(     
A.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导致中国经济主权开始丧失
C.体现了洋务运动的求富思想D.引发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