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东方兵事纪略》(1897年)记载黄海海战中致远舰冲向日本吉野舰,被吉野舰的鱼雷击中而沉没。2016年的致远舰水下考古发现舰艇未发生被鱼雷直接击沉或鱼雷舱中炮发生殉爆,是左翼最外围中炮进水后沉没。据此可知(     
A.只有考古发现才能够还原历史真相B.考古发现比文献记录更加有价值
C.考古发现能与文献相互印证D.考古可以修正文献记录的部分结论
2023-11-25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丛报》即刊载了五口通商口岸的史地知识。1850年,传教士郭实猎向英国皇家学会呈递关于西藏史地和自然资源的报告。《天津条约》以后,西方传教士和领事官员便发文介绍了北京、苏州、杭州、汉口等地的史地资料。1875年,罗约翰撰文将中国东北地区的重大史事按编年进行勾勒。除此以外,来华西人还着眼于中国的生活、习俗、文学、艺术、科技,在内容建构上,逐渐呈现出综合的书写倾向。随着中外时局的变动,来华西人的中国历史书写改变了“中华文明西源说”,把中国视为了一个独立的文明单位。

——摘编自崔华杰《从历史理解中国:近代来华西人的中国历史书写及其路径演进》

材料二   道咸以来,海禁大开,部分文人士大夫将传教士介绍到中国的世界史地知识梳理成系统,撰《海国图志》、《瀛寰志略》等著作,介绍西方政治、地理、科技,徐图寻求“制夷”之法。同光年间,“史学经世”的观念流行,读者群体也不断扩大。1874年王韬创办《循环日报》,并发文评介西方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交通,鼓吹变法自强。1876年,郭嵩焘将出洋考察日记汇编为《使西纪程》,对西方的政教、工业、海防、外交做了相对客观的记载。甲午战败后,世界历史书写和评价的著作剧增,最具代表性的是王先谦所著的《日本源流考》《外国通鉴》《五洲地理志略》,不仅将“中国”纳入“世界”进行书写,还为后人了解各国的政局、物产、民俗等提供了重要史料。

——摘编自邢科《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世界史”书写的视角转换》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西方书写中国历史的背景和演进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近代西人书写中国史相比,中国人书写“世界史”有何不同之处,并分析近代中国“世界史”书写活动的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历史书写的主要因素。
2023-11-02更新 | 311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24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湖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广西夏季水灾严重,而秋、春、冬季的旱灾也同样不轻。晚清时期广西旱灾22次,平均不到三年就发生一次,大规模的蝗灾就有21次。史料记载:广西飞蝗蔽日,如暴风骤雨之至,飒飒有风,所下之处禾苗菽麦嚼食一空。上述史料最贴切的研究主题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
C.三元里抗英D.义和团运动
4 . 据陈夔龙《梦蕉亭杂记》记载,甲午战后袁世凯小站练兵;“该军仅七千人,勇丁身量一律四尺以上,整肃精壮,专练德国军操。马队五营,各按方辨色,较之淮、练各营,壁垒一新”。据此推知,小站练兵(     
A.利于促进清末军事近代化B.奠定了军阀混战的基础
C.推动了洋务运动迅速发展D.维护了晚清的国防安全
2023-09-24更新 | 163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红色十校2024届高三9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

光绪十五年(1889年)5月,朝廷任命薛福成担任出使英、法、意、比四国大臣。薛福成在日记中对出使经过进行记载。以下为日记的部分内容:

(一)光绪十七年(1891年)正月初三

西洋各国教民之法,莫盛于今日。凡男女八岁以上不入学堂者,罪其父母……至于一郡一省,以及国都之内,学堂林立……学校之盛有如今日,此西洋诸国所以勃兴之本原欤?

(二)光绪十七年(1891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近有新法(1887年诺贝尔发明无烟炸药),用无烟无声火药燃放枪炮,且药既无烟,炮手、枪手瞭敌更易清楚,攻击必准,而枪炮之害较前更烈矣。

(三)光绪十九年(1893年)五月初五

明年恭逢慈禧皇太后六旬万寿,敬备一切庆典,遵旨力崇节俭,户部预为筹款,约已备五六百万金。惟各衙门查照乾隆年间迭次庆典成案,实需三千六百万金。今节至三分之一……户部现将岁出岁入各款逐加详核,设法腾挪,移缓就急。

(四)光绪十九年(1893年)八月初三

余尝评论光绪初年以来出洋之星使,究以曾惠敏公(曾纪泽)为第一……在任八年,练习洋务,并语言语,至今为洋人所钦慕。伊犁改约一案,弭兵修好,颇获成功。

——摘编自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9-0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高考历史非选择题分类练2024版全国通用-第二部分提升训练2绘画艺术
6 . 关于丁汝昌在黄海湾战中负伤的原因,史料有不同的记载(见下表所示)。有学生依据表中史料进行思考,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记载史料来源
十八日与倭接仗,昌上望台(舰桥)督战,为倭船排炮将“定远”望台打坏,昌左脚夹于铁木之中,身不能动,随被炮火将衣烧,虽经水手将衣撕去,而右边头面以及颈项皆被烧伤丁汝昌向李鸿章递交的海战报告
“立于飞桥之前方者为提督……彼等不能在此久立,因桥非稳固之建筑。桥下之大炮开火时,桥将毁碎。”“盖刘(步蟾)已令发炮”,而丁等正“立于飞桥,正在炮上之部分也”,舰桥塌落,“丁提督则堕压创甚”发表于1929年的定远号参战人员英国人泰莱的回忆录《甲午中日海战见闻记》
A.史料本身是复杂的,必须加以审慎甄别与实地考证
B.丁汝昌意在渲染个人的抗敌精神,其报告不足为信
C.泰莱回忆录的发表晚于丁汝昌的海战报告,其可信度相对较低
D.史料出入较大,均不能作为研究丁汝昌负伤问题的第一手史料
2023-10-15更新 | 280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陈其元在《庸闲斋笔记》的记载,同治元年(1862年),清政府在一场战役中,火药告罄,宁绍台道令陈其元向李鸿章借硝石,而李鸿章回复“亦以药尽”,陈其元遂返回摸索配制。这可用来说明(       
A.清朝官员之间矛盾重重B.开展洋务运动的必要性
C.清军全力抵抗英法联军D.国家出路的成功性探索
2023-09-2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史料记载,自咸丰三年(1853年)九月十三日起,至咸丰五年(1855年)五月初七止的20个月内,清廷严密监视城内居民,在地安门、西直门、菜市口、白云观等处捉获了大量可疑“人犯”,其中经审理者共涉355案,涉及“人犯”779人。这一举措的直接目的是(       
A.完善衰败的地方里甲制度B.预防英法联军进攻
C.解决皇位更迭带来的动荡D.应对太平天国运动
9 . 传承与交流,是文明发展不变的主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的人本思想,主要是强调在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中人贵于物。《荀子·王制》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在天地万物之中,人是一个具有感性、能够创造、能够进行自我发展的万物之灵,人有突出的价值。《论语》记载,马棚失火,孔子问伤人了吗?不问马,说明在孔子看来,人比马重要,即人的生命价值比动物重要。其后的儒家学者都坚持这个观点并将其充分发挥与引申。

——韩星《以人为本的主体精神》

材料二   在智者学派的推动下,哲学从主要研究客观自然界转到研究人和社会。这时候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哲学思想是属于个人的脑力劳动,哲学家个人的品格、爱好和学识,甚至他的思维方式和论证方法所能发挥的自由作用就可以大得多,对以后哲学的发展也可以产生较大的影响。比如亚里士多德由于惯于归纳和概括历史和经验事实,善于分析和推理,对于以后西方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汪子嵩《<希腊哲学史>前言》

材料三   以洋务运动为契机,西方的凸版印刷术、平版印刷术、凹版印刷术也陆续传入国内。中国出版业由此在晚清时期实现了由手工操作向机械化生产的跨越……在“出版救国”思想影响下,章太炎、谭嗣同、蔡元培等对洋务派的译书阅读甚多,期望甚大;康有为曾经购买译书“以赠友人及自读者,达三千余册”;王韬评价国际法著作的翻译出版“采取广富而断制详明”。此外,洋务派翻译出版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书价较为便宜,在客观上有助于扩大译书发行量,有利于更广泛地传播西方民主科学思想和技术知识。

——万安伦《洋务派翻译出版活动再认识》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人本思想的主要内涵。结合所学,简述战国时期这一思想在政治伦理上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希腊哲学探讨的基本问题。结合所学,指出古希腊哲学家认识和解释世界的思维方式,并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欧洲文化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举一例洋务派设立的翻译出版机构,并概括“出版救国”活动的历史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记载,1871——1880年,江南制造总局刊印译书98种235册,译成未印者45种140余册;这些译书绝大多数是西方自然科学书籍,对当时的知识界,尤其是后来的维新变法骨干人物产生了启发和影响。据此可知,这些“西书”的翻译出版(     
A.开启了传播西方自然科学之门B.抵制了西方列强的军事文化侵略
C.推动了近代中国思想文化演变D.直接促使维新变法提上议事日程
2023-06-10更新 | 106次组卷 | 3卷引用: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入学全国联考2023届高三2月统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