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下表为晚清时期西学输入的基本脉络,该表反映出(       
时间代表作
鸦片战争后《海国图志》《瀛寰志略》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克虏伯炮说》《水师操练》《探矿取金》《工程致富》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东战纪本末》《泰西新史揽要》《文学兴国策》
戊戌变法后《约论》《万法精理》《自由原论》《美国独立宣言》
A.中西方思想文化逐渐融为一体B.先进中国人已找到救国之路
C.西方的民主制度被广泛接受D.民族危机推动学习西学的深入
2023-12-23更新 | 186次组卷 | 29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铜川阳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马关条约》第一款约定"中国认明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国,故凡有亏损其独立自主体制,即如该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等,嗣后全行废绝。"日本此举旨在(     
A.帮助朝鲜恢复独立B.遏制英法俄在朝鲜的势力
C.加强对华资本输出D.为进一步地扩张扫清障碍
3 . 1897年,部分参加过甲午战争的日本老兵想移民美国夏威夷,对此,美国夏威夷海关官员多次拒绝其上岸,几份美国报纸也对此表示谴责。此外,《纽约先驱报》发行人詹姆斯登也表达了对日本移民大量涌入夏威夷的反对。据此可知,甲午中日战争(     
A.引起了各国对日本的谴责B.影响了日本的国际形象
C.赢得了美国对中国的国情D.改变了中日的军事实力
2022-12-23更新 | 159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部分重点高中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无疑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痛,虽然这场战争没有八国联军带来的记忆那么深刻,也没有甲午战争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但是,作为签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一场战争,鸦片战争的意义无疑十分重大。

——摘编自弗里曼《清朝能在禁绝鸦片的同时避免战争吗?》

材料二: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也。

材料三: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以来,重用宦官,偏听偏信,政治腐败、经济腐败加上吏治腐败,使国运岌岌可危。李鸿章奉命创建海军,建设国防力量,虽学习西方之经验,但只学其表皮,未触实质。而慈禧太后竟将海军之大量军费挪用,作为修建三海及颐和园之用款。……自光绪十五年至甲午中日战争六年间(1889~1894年),竟然只舰未添。原来清政府的海军位居亚洲第一、世界前列,此时已被日本赶超……日本几乎所有主力舰船都已安装速射炮。

——摘编自罗援《甲午战争惨败的十大教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阶层为反抗外敌入侵进行了哪些抗争。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上述内容出自哪一纲领性文件,并说明其有何意义。
(4)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某一时期,清政府在“恐日”“仇日”情绪的支配下,实行“联俄制日”。随后中俄签订《中俄密约》等条约,结果竟使俄国逐步把东三省变成其势力范围。这种局面出现的背景是(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B.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C.清政府甲午中日战争战败D.东北兴起义和团运动
6 . 《哈佛中国史》在评论某条约时说:“此条约对日本的让步,打开了中国对外国工业投资和经济帝国主义的防洪闸门。”“此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7 . 甲午战争后,各资本主义国家在华的资本输出额由战前的2亿美元迅速增加到1902年的15亿美元,外资企业深入到中国的各个经济部门。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列强对中国资本输出合法化B.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D.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十分缓慢
2022-10-26更新 | 721次组卷 | 18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19世纪70年代,清廷内部出现海防和塞防之争。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一派,主张“海防”为重,“塞防”为轻,移“塞防”之饷以助"海防”。而以左宗棠为代表的一派,认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两者并重”。这一争论(     
A.稳固了传统的宗藩关系B.推动了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
C.意在应对边疆地区危机D.促进了洋务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849年,俄国在北京正式建立地磁气象台,观测北京地区气象;1872年,法国在上海创办徐家汇观象台,除观测地面气象外,还为外国航船提供预报天气、风向服务;1885年,英国在台湾建立多个气象台。上述现象反映了当时
A.中国彻底丧失国家主权B.西方国家加紧侵略中国
C.洋务运动取得较大成效D.中国通讯工具的近代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