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瓜分中国的狂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如图反映的是19世纪末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下列不属于这一现象的是
A.抢夺利权B.强租海港C.划分“势力范围”D.在中国传教
2020-08-2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历史卷 04(中国史范围)
2 . 1897年11月1日,山东曹州的村民杀死两名德国传教士。以此为契机,德军远东舰队强行整陆胶州湾。而在此前两个月德国就已通知俄国,德国舰只将考虑今冬在胶州湾过冬。在不久德国占领胶州博时,俄国外交大臣即刻上奏沙皇:“由于山东的已成,看来我们应不失时机,即由我国舰队占领大连湾。”德、俄如此对华的根本原因是
A.俄国和德国争夺中国山东矛盾很激烈B.俄德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军事控制
C.两次工业革命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D.列强在侵占中国权益时相互勾结
3 . 如图是“法国明信片上列强在瓜分中国”的漫画,反映了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情形。该漫画反映的场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甲午中日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表为 20 世纪早期主要列强在华投资情况(节选)。


——根据吴承明《帝国主义在旧中国的投资》整理

材料二:从 1950 年到 2016 年,中国对外援助总额达到 4000 多亿元,开展了 5000 多个援助项目。在建国初期,中国提出了不附加条件、不干涉内政等理念,但援助规模超越了本国经济承受能力。1983 年提出“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四项原则。2011 年,《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强调:“决不把提供援助作为干涉他国内政、谋求政治特权的手段。”2012 年,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15 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共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奋斗!”

——摘编自屈彩云《新中国 70 年对外援助理念的发展、继承与创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分别说明三个国家在华投资演变情况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 70 年对外援助的阶段特征。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列强在华投资和新中国对外援助的主要不同。
5 . 三国“干涉还辽”,让李鸿章构思出了一个“以夷制夷”的计划。1896年6月3日,李鸿章在莫斯科与俄国外交大臣罗拔诺夫签订《御敌互相援助条约》(《中俄密约》)。后来他对来访的黄遵宪不无得意地说:“20年无事,总可得也!”这反映了
A.清政府达到了“联合沙俄、制衡日本”的目的
B.对外思想由“师夷长技以制夷”向“以夷制夷”转变
C.清政府对近代外交和对西方侵略的认识水平
D.李鸿章利用帝国主义矛盾维护国家利益的外交智慧
6 . 如图为19世纪末近代法国某一画刊当中的石印画。原图小标题为“中国问题”,小字说明是“盟友们,一起拉啊。”这反映了
A.清朝统治者日趋于保守落后B.列强奉行“门户开放”政策
C.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处境D.清朝官员与西方侵略者勾结
7 . “内地会”系中华基督教的一个教派,创始人为英国传教士戴德生。19世纪末开始,“内地会”成为中国境内基督教的最大势力。下图是“内地会”中各国传教士比例变化图,从中可推知

A.传教士成为列强侵华的先锋
B.英美两国争夺中国矛盾尖锐
C.国力消长影响列强在华势力
D.基督教在华传播呈下降趋势
8 . 下面是名为《列强军官切分香肠》的漫画。画中躺在木案上的巨大香肠,被标注为“CHINA”,而日、美、法、德、英、俄等军官正持刀切分。明信片上的德文意为“你们把猪肉店打垮了,兄弟们可以分这根香肠了”。该漫画形象地勾勒了
A.列强瓜分中国的贪婪场景B.英国谋划侵略中国的企图
C.列强实施军事打击中国的阴谋D.列强进行文化侵华的情景
9 . 自19世纪末开始,“内地会”成为近代中国境内基督教的最大势力。下图是“内地会”

中各国传教士比例变化图。由下图推知
A.国力消长影响列强在华势力
B.传教士成为列强侵华的先锋
C.英美两国争夺中国矛盾尖锐
D.基督教在华传播呈下降趋势
10 . 1895年,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表示,目前充满活力的国家将逐渐侵入中国,我们不能容忍英国在这个世界地域关系重新组合中处于不利地位,对此可推断
A.日本成为侵华主体
B.列强争相瓜分中国
C.英国遭到其他列强排挤
D.英国在殖民侵略中没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