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戊戌维新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据统计,康有为在百日维新期间草拟的诸多奏折中,废八股为中心的文教改革建议最多,涉及政治制度变革的折子最少,而康有为最具宪政意义的主张却在奏折中未见踪影。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宪政直接损害了顽固派利益B.维护皇权独尊的需要
C.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妥协性D.民主革命浪潮的压力
2024-01-2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维新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起点。史料指出戊戌维新运动在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是(     
A.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促进了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的觉醒D.揭开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序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1895年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迫在眉睫,有识之士不得不放弃洋务制器兴国的迷梦,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更深层次的思考”是指(     
A.“师夷长技以制夷”B.“扶清灭洋”
C.“变法图存”D.“德先生”与“赛先生”
4 . 以下改革对应的时代要求正确的是(     
选项改革时代要求
A商鞅变法缓解因冗官、冗兵造成的财政困难和统治危机
B北魏孝文帝改革巩固统治,进一步适应民族交往交融发展
C戊戌变法以变法实现富国强兵,适应民主共和潮流
D王安石变法解决政治经济危机,实现富国强兵目的
A.AB.BC.CD.D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维新变法期间,光绪帝曾发谕旨“近来朝廷整顿庶务,迭经谕令各将军、督抚切实筹办……乃各省积习相沿,因循玩懈,虽经严旨敦迫,犹意存观望”。这反映了(     
A.政治改良遇阻艰难B.地方尖锐对抗中央
C.国人救亡热情高涨D.汉族官僚乘势崛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19世纪末期,晚清一批读书人逐渐认识到,唯有实行变法才能救亡图存。为此,他们提出的救亡方案是(       
A.技术变革B.实业救国C.维新变法D.暴力革命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遭逢“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晚清“变与不变”的矛盾空前激化。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的观念,宣传维新变法合理性的著作是(     
A.《海国图志》B.《瀛寰志略》
C.《资政新篇》D.《孔子改制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谭嗣同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戊戌六君子”之一。他参与了(     
A.金田起义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五四运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在北京考完会试,正等待发榜。《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突然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康有为等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等主张。关于此事件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书被清政府拒绝B.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C.光绪阅后大为欣赏D.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序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898年,光绪皇帝颁布诏书,要求“嗣后中外大小诸臣⋯⋯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缪之弊”。与该诏书有关的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