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族危机的加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传教士林乐知主编的《万国公报》最初是一份教会报纸,后由于大力宣传西学,倡导中西并重思想,报纸销量大增,1889年共印10529份,1895年达20000余份,1898年共印39000份,但此后,销量不断下跌,最终于1907年停刊。要研究《万国公报》销量的下跌乃至停刊的原因,最应该考察(     
A.时人救国思想的变迁B.戊戌政变的影响
C.外国传教士在华人数D.国内的经济状况
2024-05-0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唐以降,中国在处理与他国关系问题上实行“华夷秩序”,并以此逐渐构建了中华宗藩体系。“华”为中国固有领土、实效管辖,“夷”为周边藩属国,名义上以中国为尊,但其领土自治,定期朝贡。晚清以降,西方强国通过战争等手段,强行与中国缔约,建立更符合西方价值观的条约制度。自此,传统“华夷秩序”逐渐崩溃。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某学者认为,条约制度取代“华夷秩序”,是古代世界不平等外交走向近代世界平等外交的必然结果。试分析条约制度取代“华夷秩序”的原因,并评述该学者的观点。(要求:赞成或者反对该观点均可,并阐述理由)
2024-03-26更新 | 125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青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1900年,梁启超曾说,“中国数千年之腐败,其祸极于今日,推其大原,皆必自奴隶性而来”。这类对于奴隶性的认知,逐渐从个别的激烈批评蔓延开来,成为一种国人的自我观感。这说明了(       
A.清政府新政已经具备思想基础B.国人痛恨清政府腐败
C.民族危机加深促使国人思想进步D.民众思想认识普遍提高
2023·广东肇庆·一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爱德华.卡尔批评李凯尔特将历史中的特殊与一般完全对立,他说:“语言的运用本身使得历史学家就像科学家一样,要从事于概括。伯罗奔尼撒战争跟第二次世界大战截然不同,而两者又都是独特的。可是历史学家却管两者都叫战争。”翻翻我们的历史著述,不是充满着诸如“皇帝”“农民”“战争”“革命”之类的概括用语吗?

——摘编自张耕华《历史学中典型性研究的类型及其限度》

请任选一个能概括一类历史现象的“概念”,并结合史实论述其特殊性与一般性。(要求:不能选择材料中已有的概念;史实准确,表达清晰,史论结合,逻辑性强。)
2023-11-11更新 | 254次组卷 | 8卷引用:黄金卷07(15+3模式)-【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西、安徽、贵州、广西、黑龙江、吉林、甘肃新七省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3·广东肇庆·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1896年,李端棻提出了“一经五纬”的教育改革主张。所谓“一经”指在京设立大学堂,在地方创设新式学堂;所谓“五纬”指开设藏书楼、创设仪器院、设立译书局、建立报馆、选派游历者等。这一主张提出的背景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治力增强B.清政府财政危机有所缓解
C.维新与救亡思想广泛兴起D.改革已成为统治阶层共识
2023-11-11更新 | 411次组卷 | 6卷引用:黄金卷08(15+4模式)-【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西、安徽、贵州、广西、黑龙江、吉林、甘肃新七省专用)
23-24高三上·河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02年,日本侵入东沙群岛,两广总督张人骏命人搜集相关历史文献和图籍。其中王之春的《国朝柔远记》和陈寿彭翻译的《新泽中国江海险要图志》等中外文献,记录有“中国至此围渔,已有年所”,中国渔民为证明东沙群岛是中国的领土,纷纷提供证据。最终迫使日本归还东沙群岛。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列强的侵略行为受到有效遏制B.国人民族意识不断增强
C.传统文献的国防价值备受重视D.清廷边疆危机空前严峻
2023-10-28更新 | 413次组卷 | 9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7 . 19世纪末以来,各种新式社团纷纷兴起。这些新兴的近代社团大致可归纳为以下类型:以传播民主思想为宗旨的政治性社团;以讲求学问为宗旨的学术性社团;以革除落后习俗为宗旨的公益性社团等。这些社团的成立(     
A.适应了革命转型的需要B.意在推行清末新政
C.根源于自然经济的解体D.受到西学传播影响
2023-09-01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2023·重庆·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30年前外国在华银行历年设立情况统计表(含在华总行及其分行。单位:家)
1894年前16202
1895-1913年515533
1914-1930年111340103
资料来源:朱荫贵《抗战爆发前的外国在华银行》
以下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A.甲为英国,甲午战争后对华资本输出减弱
B.乙为美国,一战前后成为侵华的主要国家
C.丙为法国,一战爆发前在华经济势力最小
D.丁为日本,甲午战争后侵华势力急剧扩大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叶秋海棠”

清末民初之际,学部所编《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中对中国版图的想象有这样的描述:“我国地形,如秋海棠叶。出渤海,如叶之茎;西至葱岭,如叶之尖;各省及藩属,合为全叶。”中华民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科书《新地理》中,延续了“一叶秋海棠”这一意象。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民国政府推动下,除了教科书之外,“秋海棠”也开始广泛出现于报纸杂志等公共媒介中,并广为民众所接受。

“桑叶”与“蚕食”

“桑叶”是民国时期另一种对中国版图的想象。1922年商务印书馆发行的《新法地理教科书》中这样描述:“全部地形好像横铺着的一个大桑叶;再巧不过,中国本是蚕丝的发源的地方”。到30年代救亡话语体系将中国版图抽象为“桑叶”,将日本版图抽象为“蚕”。1938年,在题为《我们不怕鲸吞!我们只怕蚕食!》的抗战漫画中,所显示的桑叶被蚕食掉的中国版图的部分,与当时日军所占领的中国国土的形状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抗战期间的教材中,无论国民政府还是边区政府都存在着将中国版图比喻为“桑叶”的做法。

“雄鸡一唱天下白”

新中国成立后,一种新的中国版图想象应运而生,人们开始将中国版图比喻为“雄鸡”。据《人民日报》1952413日的报道:“西安的少先队员曾指着中国版图的模型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庞焕洲说,‘咱们祖国真像一只美丽的大雄鸡’”。而这一宣传极大推动了对这一认知的传播。此外,旧有海棠叶地图中难以突出台湾的地位,而雄鸡地图中,将台湾视为雄鸡迈出去的一只脚。这一解释被成功运用于政治解释之中,并成为大陆与台湾关系建构中的重要一环。

——摘编自徐鹏《秋海棠、桑叶、雄鸡与中国》

依据材料信息,提炼一个主题并加以阐释。(要求:主题准确完整,史实运用合理,语言逻辑清晰。)
2023-03-26更新 | 617次组卷 | 1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上·吉林长春·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表为甲午战争之前外债用途分类。据此可知,当时晚清政府(     
类别银额(两)百分比(%)备注
军费支出34 279 97474.53镇压人民起义及抗击侵略等
实业支出4 705 64010.23用于轮船招商局、铁路、织布局
河工支出2333 9555.08用于河南郑工、山东河工修建颐和园及兴建“三海工程”"
消费性支出4 500 0009.78(北海、中海、南海)
其他173 4000.38出使经费及恤款
合计45 992969100
A.积极发展实业B.财政支出依赖外债C.重视社会民生D.统治危机日趋严重
2023-01-16更新 | 131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年1月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