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族危机的加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表所示为晚清民变(反清民众运动)次数统计。

时间民变发生次数
1836-1845年246次
1846-1855年933次
1856一1865年2332大
1865一1875年909次
1876-1885年385次
1886一1895年314次
1896一1911年635次

——摘编自杨庆堃《十九世纪中国民众运动的若干初步统计模式》

材料二   预备立宪开始初期,官制改革之事闹得沸沸扬扬,不仅遭到地方督抚的反对,而且还引起了立宪派的不满,他们认为,“政界事反动复反动,竭数月之改革,迄今仍是本来面目”。“此度改革,不餍吾侪之望,固无待言”。立宪派一般要求在23年内开国会,如预备立宪公会电请“以二年为限”。立宪派的努力在皇权的压制下毫无结果。他们慨叹:“日日言立宪,宪政重要机关之内阁,首与宪政之原则背道而驰。呜呼,其何望矣!”革命派则始终对清廷立宪持反对的态度,他们一方面纷纷痛斥清政府在搞“假立宪”“伪立宪”,认为所谓的预备立宪“并不是真正立宪,实在拿立宪骗人”;另一方面则不断地发动武装起义,用革命的武器做出坚决彻底的批判。

——改编自李细珠《试论新政、立宪与革命的互动关系》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材料一所示现象变化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立宪派与革命派对清政府预备立宪的看法。
2023-10-30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国书是国家元首代表本国政府致书于他国元首的一种文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访华,乾隆帝回复了英国国王一封国书:“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深为嘉许。……昨据尔使臣以尔国贸易之事禀请大臣等转奏,皆系更张定制,不便准行……念尔国僻居荒远,间隔重瀛(重重的海洋),于天朝体制原未谙悉,是以命大臣等向使臣等详加开导,遣令回国。”

——摘自《清高宗实录》

材料二   1905年光绪帝致英国国王的国书:“大清国大皇帝敬问大英国大皇帝:中国与贵国通好有年,交谊益臻亲密。夙闻贵政府文明久著、政治日新,凡所措施,日臻美善。朕眷恋时局,力图振作,……兹特派兵部侍郎徐世昌、镇国公载泽、商部右丞绍英前赴贵国考求政治。……惟望大皇帝推诚优待。”

——摘自台北故宫博物馆原件


(1)依据材料一,指出清朝的外交政策,并结合所学说明其产生的社会因素。
(2)依据材料二,指出晚清外交政策的转变,并结合所学说明变化的原因。
3 . 民法是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以及跟它相联系的人身非财产关系的各种法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民法,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1908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于1910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但未及正式施行。

——摘编自《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

材料二

第4条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联合教系
第5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第6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力和义务。
第267条私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节选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的国内背景,并指出民法典“未及正式施行”的直接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并谈谈民法典编撰给我们的启示。
2023-10-1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海权论与晚清海军建设

材料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清廷认识到当务之急是必须广购战舰巨炮,联合北洋力量及特派总管海军大臣,以此提升海军实力。1895-1898年,列强几乎把中国沿海主要港口都霸占并作为自己的军事基地,使得“无论如何艰难,总宜复设海军”成为朝内共识。美国学者马汉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在中国的传播使晚清有识之士认识到了海权关乎国家盛衰、立国之道及经济发展,于是清廷在西方海权理论的指引下开展了以争夺制海权为目标的近代化海军重建。清政府健全了各级海军指挥机构的设置,设立海军部并统一海军指挥,开始对海军军官授衔。清政府从西方国家购置多艘舰船并完成了从江、海混编到江、海分组编制;清政府还开始了象山军港的建设,又在烟台建立了第一支海军警卫队;与此同时,天津北洋医学堂、烟台海军学校以及湖北海军学校等先后建立,清廷还向日本派出300多名官派留学生专门学习海军。

——摘编自戚其章《晚清海军兴衰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廷开始在西方海权理论指导下开展海军近代化改革的时代背景。
(2)这场改革能否解决清廷的“当务之急”,给出你的判断并说明理由。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5年清朝近代企业结构示意图


——根据刘克祥、吴太昌《中国近代经济史》编制

材料二   19391017日,日本特工机关就国民党政府高级官员在上海外国银行存款情况,写了一份秘密调查报告,名为《登集团特报丙第一号——政府要人上海外国银行预金(存款)调查表》,这些存款主要存于上海的花旗银行、荷兰银行、大通银行、启丰银行、友邦银行、运通银行、麦加利银行等。

序号姓名法币存款(万元)约合美元(万元)
1蒋介石6639809
2宋美龄5230637
3孔祥熙5214635
4陈立夫2400292
5宋霭龄1200146
6合计206832519

——根据《中国四大家族》编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这种企业结构的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选择两个角度,论证1939年日本特工机关秘密调查报告的史料价值。
2023-10-0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等5地(稳派教育)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不同时期中国向外国借款情况表


材料中三幅图表反映的是近现代中国政府向外国借款的情况


问题:
(1)请比较三个时期中国政府在使用贷款方面的异同点?
(2)结合所学知识,对国民政府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外国贷款情况予以评价。
2023-10-08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甲午战后,为偿还对日赔款,清政府与汇丰银行、德华银行签订《英德续借款合同》,借款1600万英镑,利息为45,限45年还清。因关税抵额不足,另规定由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代征江苏、湖北、浙江和江西四省七处厘金(清末至民初征收的国内贸易商业税,因其初定税率为1厘即1%)抵偿部分债款。这一举措意味着庞大的厘金税收通过海关纳入户部直接管辖范围,地方财政收入将严重缩减。为弥补厘金抵债省份损失,清廷推出以昭信股票银为主,裁兵节饷、丁漕折钱平余款项为辅的拨补方案。却因拨补款的来源不够稳定,各种牵制因素变动不居,造成拨补虚悬的窘境。抵债省份和承协省份再三呼吁改变拨款无着的困局,但因调整难度大,随后又新增庚子赔款等筹款压力,户部对拨补方案仅作了微调,相关省份只能自行应对困局。清廷固执于“内重外轻”观念,财政调度能力渐趋低下,央地矛盾不断升级,演变成内外失信态势,这是清末财政纾困筹策失败的关键因素。

——摘编自王静雅《清末财政纾困筹策失败探析》

(1)根据材料,概括清末财政纾困筹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反映的实质问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清末财政纾困筹策失败的原因。
2023-10-03更新 | 177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8年秋,亲眼目睹维新运动由轰轰烈烈而终至失败的蔡元培,对清政府改革失望。回到家乡后,蔡元培一方面投身于新式教育机构的创办,实现他“培养革新人才”初衷;另一方面,则是积极联络同志,组织队伍,为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积蓄力量、制造舆论。作为浙江地区最早新式学堂之一的绍兴府中西学堂在蔡元培任下,对青年学子产生很大影响。1902年,中国教育会在上海成立,蔡元培被推举为首任理事长。中国教育会是20世纪初国内很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革命团体,“它表面办理教育,暗中鼓吹革命”。

材料二   19122月,蔡元培发表著名的《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一文,批评清末教育宗旨中的“忠君”“尊孔”两项,主张民国教育应以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五育”并举为方针。同年7月,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在北京举行,讨论通过了民国教育宗旨。92日,教育部正式公布:“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可以看出,除世界观教育未被采纳外,蔡元培的四项主张均得到反映。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田正平《蔡元培与民初教育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教育会成立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民初教育发展的意义。
9 .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虽然在军事上成立了大陆军,但从十三州汲取军事资源是极度困难的,协调各州同样非常困难,导致华盛顿反复遭遇缺乏军备的困境。汉密尔顿在大陆军中是华盛顿的副官,就深感大陆会议的权限不足。在外交上,更需要一个统一的政权(即以美国的名义而非某一个殖民地的名义)对外开展外交活动、签署外交协议。独立战争结束后,新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1、各州之间贸易存在许多摩擦和需要协调的地方:2、各州可能单独和欧洲国家,或者印第安部落展开外交活动,而这些外交活动的指向很可能是互相冲突的:3、大陆会议无法从各州汲取财政、物质资源……在此情况下,有相当多的美国政治家认为邦联制被证明无法满足美国的实际需要,应该建立一个更加强大的联邦政府以应对内部和外部的诸多问题。

——摘编自《联邦党人文集》

材料二   在新政与立宪的过程中;清廷中央集权的手法;主要是通过在中央设立军事、财政等各职能部门】相应地在各省设立下级机构,垂直掌控,直接剥夺了地方督抚在军事、财政、司法、外交、人事与行政等方面的权力,从制度设计上把地方督抚的相关权力收归中央,逐步加强中央集权,而使地方督抚权力越来越缩小。

清廷从制度上收回地方督抚不少重要权力,但因为亲贵专权,内部矛盾重重,政出多门,实际上破坏了中央集权的效力,未能真正掌握这些权力。以军权为例。清廷收回各省新军的指挥权、调遗权统归军谘府、陆军部,使地方督抚虽有节制新军之名义,而没有指挥、调遣新军之实权。……辛亥鼎革之际,地方督抚面对革命,除少数顺应世变潮流以外,尽管可能有多数督抚想效忠清王朝,但大都有心无力而已。

——摘编自李细珠《再论“内外皆轻”权力格局与清末民初政治走向》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与清廷在加强中央权力上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强化联邦政府权力与清廷加强中央集权结果有什么不同,请说明理由。
2023-09-2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将原赵、燕、秦长城连接并置机动部队,夺回匈奴手中的河套地区,并采取建灵渠、派军征服和设郡县等措施控制岭南地区。汉初,设渔阳、上谷、蓟县等几个防御据点,以和亲求得暂时稳定,将匈奴逐出漠南地区,建立以呼伦贝尔大草原、阴山、祁连山等为中心的防线,同时对西南地区采取笼络手段。唐朝建立后,因无法对中亚、西亚、外东北等地区实行有效控制,直接管辖边疆地区。康熙停修长城,对蒙古各部恩威并济,确立辽阔疆域版图。

——摘编自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等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远洋舰队的威胁远超北方游牧民族骑兵军团,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对华威胁增大,通过洋务运动建立近代海军试图加强海防。19世纪六七十年代,西北地区依然面临严峻威胁,左宗棠继承林则徐“塞防论”,极力推动收复新疆;清廷对关内开放东北地区,使后来的“闯关东”成潮流。内蒙和东北的进一步开发,但无力避免外蒙20世纪20年代出现裂变。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方式和效果。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边疆治理的变化。
2023-09-28更新 | 115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3届高三六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