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1 . 1911年5月9日,清政府发布上谕:“所有宣统三年以前各省分设公司集股商办之干路,延误已久,应即由国家收回,赶紧兴筑,除支路仍准商民量力酌行外,其从前批准干路各案,一律取消。”这直接引发了(     
A.清末新政B.预备立宪C.保路运动D.武昌起义
2023-03-08更新 | 245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据统计,1905年中国新学堂已达8277所,学生为258873名,另外还有约400所高等专业学校。此时新式学堂大量出现的原因是(       
A.洋务运动B.清末新政C.预备立宪D.民国创立
2023-02-27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洋务派宣称,由封建统治者进行某些枝节的改革可以臻中国于富强。维新派认为,中国的富强有赖于根本的改造,但这种改造不必须采取暴力的手段。革命派坚信,只有推翻封建统治,才能改造中国,挽救中国的危亡。”上述材料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A.富强B.改良C.革命D.救亡
22-23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名校
4 . 在中国近代史上,不同的阶级、阶层都进行了近代化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企业名称创办时间地址创办人
江南制造总局1865上海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1866马尾左宗棠
天津机器局1867天津崇厚
轮船招商局1872上海李鸿章
开平煤矿1877唐山李鸿章
汉阳铁厂1890汉阳张之洞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材料三   (它)猛烈地冲击了千百年来束缚中国人心智的道德、伦理观念及建构其上的政治意识,运动本身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在认识中西文化差距问题上,已从器物、制度的层次深入到精神文化的层面,其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和对西方思潮的大量引入,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自由观念和开放意识的青年,对于民国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表中企业是在近代中国哪场运动中创办的?简述该运动的性质和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了尝试“将权力关进牢笼”,《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出了哪些规定?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积极影响。
2023-02-11更新 | 128次组卷 | 6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春晖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阶级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国家的兴亡,以各种形式展开了挽救危亡、振兴中华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种由战争而造成的变化意味着中国主权的丧失。从香港和五口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为资本主义因素的发生和发展让出了地盘。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于是出现了《海国图志》《瀛环志略》。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

——摘自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1861年)

材料三   一场全国规模的革命想取得哪怕是部分的成功,都需要在人们面前提出一个与以往不同并被众多人接受的新的理想和目标,使人们重新燃起新的希望,深信目前的处境尽管艰难,但这种状况是可以改变的。这就需要有新的社会力量站在民族解放运动的前头。辛亥革命与前此的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不同的地方,就在这里。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写出该战争的名称,并概括这场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曾国藩上该奏折的背景及其根本目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新的理想和目标”与“新的社会力量”角度分析辛亥革命取得“部分的成功”的原因。阐述辛亥革命在政治上取得“部分的成功”。
6 . 近代前期,中国社会从经济到政治层面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随西方列强的入侵,新的商业经营形式被引入中国。1864年,英国在香港开办汇丰银行,随后在中国许多城市开设分支机构。1897年盛宣怀奉旨在上海创办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先后在北京、天津、重庆等地设立分行。19世纪70年代,随着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民营股份制企业的出现,股票开始走向市场,其中较著名的有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矿务局的股票。为了适应股票交易的需要,上海出现了最早的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上海平准股票公司。1900年,香港成立了第一家大型百货公司,之后在广州、上海等地也出现了大型百货公司。

材料二   南京《临时约法》,是在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取得胜利而又迅速丧权的历史条件下制定的;约法的内容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意志,但又缺乏足以付诸实施的种种保证;它堂而皇之地悬为国典,但从它公布的第一天起就不断遭到袁世凯的践踏,并最后被废弃。《临时约法》的命运,随着辛亥革命的彻底失败而告终,它没有能够挽救革命,更未能救中国。但是,《临时约法》仍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部革命的宪法,也是资产阶级绝无仅有的一部民主的宪法,因此,仍然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

——刘望龄《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商业领域出现的新现象,结合所学分析推动这些新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一度取得胜利而又迅速丧权”的含义。依据《临时约法》的内容,从民主的角度,阐释其“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
2023-02-06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925年,张骞在追悼孙中山的演说中指出“从历史上看来……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由此可见,辛亥革命的“迥然不同”主要指向(     
A.推翻了清王朝专制统治B.解决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C.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D.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的历程
8 . 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各阶级为挽救危局作出了种种努力。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传统民族意识向近代民族观念的跨越,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历史过程,从“华夷”向“中西”话语的转型,则是这一历史性跨越的基本前提。……徐继畬的《_A_》却特立独行地方弃以“夷”来指称西方各国,建构起一种具有近代意义的话语模式,构建了从传统观念的“天下”到近代意义的“世界”的新的认知体系。它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转型和凝练,提供了最初的思想基石和历史资源。

——王先明: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中心暨历史学院教授

材料二:我在这里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赞同革命,甚至比较开明的低级满族官吏也反对他们的政府。现在要得出目前最好该做什么的意见还为时太早,但我想,在现在绝对君权和如此众多的中国人政治酝酿的共和制之间,要有个中间阶段。清王朝终究还有一种使中国各省和人民凝成一个整体的影响。

——《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莫理循致对外新闻部主任的信(1911年10月27日)


(1)写出材料一中A的代表作名称及其地位,并根据所学概括这些仁人志士的思想主张。
(2)根据所学知识,阐述你是否认同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概括观点、并阐述理由,要求史实正确、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9 .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1863 年前后,列强要求在华开办电报业务。总理衙门认为列强先于中方获知信息,中方将信受制约,且线路一旦损坏,容易引发纠纷,因而坚决反对。
◆ 1870 年,清政府认识到既然难以拒绝列强,“不如我自为之”沈葆桢奏请在福建和台湾之间架设电线。
◆ 1881 年前后,为摆脱对外国技术的依赖,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的电报学堂陆续开办。
◆ 1894 年,李鸿章接到朝鲜政府请求出兵援助的电报。
1911 年,各省通电响应四川保路运动,邮传部通令不得收发此项“违制”电报。
①总理衙门属于清末新政的产物                      ②1870年清政府尚未确立台湾省          
③电报学堂受到维新思想的指导                      ④1911年保路运动加快清朝覆灭
A.①③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3-01-0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期高一上学期期末综合模拟历史试题
10 .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两次伟大实践。二者的共同主张有(     
A.学习西方技术B.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C.推翻君主制度D.用民主与科学来救中国
2023-01-05更新 | 420次组卷 | 23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金乡卫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