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市井小报到革命先声:《苏报》

材料   《苏报》,从1896625日创刊于上海公共租界内,至190377日被查封(史称“苏报案”),共发行2570份,原件存世621份。其初期的主要栏目:首版为谕旨恭录、论说等;其后为世界各国和国内各地以及上海本地的政治、经济、社会新闻,约占至三版半;第三版后半部分和第四版,主要登载各类商业性广告。

《苏报》发展历程及代表性文章或言论

时间主要负责人代表性文章或言论
第一阶段:18986月至9胡铁梅(18481899年),安徽桐城人,名璋,号铁梅,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娶日籍女子生驹悦为妻。生驹悦有一定文化素养,通中文并担任主编。《维新报揭论欧人图中国成谋及兴亚抑欧策》《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梁启超)》
《保国会二月二十七日第一集演说(康有为)》《文御史严参康有为折稿》
《创办时务报源委记(梁启超)》
《论中国宜多延日员为顾问教习以求速效》《复任父论西学书(黄遵楷致梁启超)》
第二阶段:1899年至1903年初陈范(18601913年)湖南衡山人,本为江西铅山知县。因教案落职移居上海。“愤官场之腐败,思以清议救天下,遂承办是报”。戊戌政变后,《苏报》转载了康有为在海外作为宣传喉舌的《清议报》《知新报》和《天南新报》上的主要文章,如《废立要闻汇志》《废立余闻二则》《建储私议》等,还对慈禧太后“己亥建储”一事进行反驳。
第三阶段:
19036月至
19037
章士钊于1903527日担任《苏报》主笔,经常发表激烈的言论,并因此结识了章太炎、张继、邹容,意气相投,结拜为异姓兄弟,并以大量篇幅首先推荐邹容的《革命军》。《论中国当道者皆革命党》
《序革命军》
《论革命军》
《读严拿留学生密谕有愤》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驳〈革命驳议〉》

——据王敏《苏报案前的〈苏报〉及相关史事考》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苏报》办刊期间言论基调的重大转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出现形形色色的“主义”。据统计,1915年之前“主义”一词共使用约15000次,其中“民族主义”使用约1100多次、“帝国主义”约700次、“国家主义”约600次、“国民主义”约200次、自由主义“约200次、“民生主义”约200次、“个人主义”约100次、“共和主义”约100次。1919年前后,各种各样的“社会主义”流行开来。代表不同思想流派的重要期刊中,“社会主义”都是使用次数较多的关键词。以《新青年》为例,1919年使用“社会主义”一词达104次,1921至1922年间达685次。1917至1922年,《少年中国》使用该词为594次,《每周评论》为56次,共产党理论刊物《向导》周报为343次。

——据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

评述中国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的“主义”流行。(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5-30更新 | 565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重农思潮成为一股新潮流。1898年,总理衙门两次颁布上谕,宣称“农务为富国根本,极宜振兴”,要求各地督抚“切实兴办,不得空言”。1901年,张之洞认为,对一个国家而言,强国富民为要图,其大道是“以多处土货为要义,无农以为之本,则工无所施,商无所运”。

——摘编自赵泉民《论晚清重农思潮》

材料二   表:

时间举措
1898张之洞创办湖北农务学堂,聘请美国人白雷尔任教习并筹办农业试验场,从美国引进西式工具、种子、苗木等,招选绅商士庶子弟或有志讲求农学者。
1897-1906《农学报》翻译国外近代农学著作共171种,翻译国外近代农业论文775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近代农学关于农业原理、土壤肥料等方面的科学知识。
1907直隶士绅率先成立了以“译书、编报、开智合群”为旨的直隶农务总会,并称“如有新式农具,特别农产论说著作、中外新旧有用农书,愿送本会陈列考校、采择印校者,本会分别酬奖”。
1910清政府成立全国农务联合会,联络全国农业机关,调查全国农业状况,规划、劝导全国农业的改良。

——摘编自魏露苓《晚清西方农业科技的认识传播与推广》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晚清重农思潮加以评述。(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3-05-28更新 | 29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