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2024·上海·模拟预测
1 . 历史认识的时间尺度
时间是历史的维度,亦是认识历史的尺度。时间尺度之伸缩,或用于定位事件,或用于解释历史,或用于评价历史。下面以“晚清教育改革”为例,探究时间尺度在历史认识中的功能和意义。

材料一:因海疆多事,曾经奉有谕旨,广召奇才异能之士,迄无成效。……不得已议奏招考天文算学,请用洋人……若得读书之人旁通其书籍、文字,用心研究,译出新要之语,将来即可自相授受,并非终用洋人。

——《总理各国事务奕䜣等片》1867年

(1)材料一的时间具有什么功能?对理解晚清教育改革有何意义?

材料二:窃维今日中国亟图自强,自必以育才兴学为要综。……近人至以学校之多寡,觇(察看)国政之盛衰,非无因也。

——管学大臣孙家鼐《遵筹开办京师大学堂奏折》1898年

材料三:谨将《学务纲要》、《各学堂管理通则》、毕业学生考试专章、奖励专章暨各项学堂章程分别缮写成册,并开列章程名目次序清单,恭呈预览。

——《张百熙、荣庆、张之洞重订学堂章程折》1904年

材料四:宣统二年(1910)教育之状况,全国各种学校共52650所,中有师范与实业学堂:学生数1625534人,教员89766人,职员95800人;教育机关69处。

——郭秉文《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

(2)综合材料一、二、三、四,时间尺度由点到线,在功能上发生了何种变化?这对认识晚清教育改革有何价值?
(3)归纳下列三则材料对晚清教育改革评价的差异,并运用时间尺度分析其原因。

①清代举办新式教育源于“国变患深”……这种被动的保守的态度实在是清末政府中人的特色,和民国时代自动的积极的态度大不相同。

——何炳松《三十五年来中国之大学教育》1931年

②教育的改革……二千余年的私家教育与一千余年的科举制度从此告终……启发了更多的时代观念,增进了更多人的爱国思想,认为现状必须改造,因之向往于革命或立宪运动。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钢》1974年

③(癸卯学制)体现了清末社会性质开始从封建社会转型到近代社会,社会组织结构性质也从封建组织结构转型为近代国家组织结构。

——杨天平《晚清教育宗旨史论》2001年

今日更新 | 1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上海高考历史真题(网络回忆版)
2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10年,德国创立柏林大学,创造了一种体现大学教育的新概念,将学术研究作为主要任务,同时将科学研究与科学知识的传授结合起来。自此,新型大学的指导思想和组织结构在德国迅速得到实施。大学的科学研究迅猛发展,它们与生产前沿挂钩,与很多企业的实验室建立联系,成为各种研究的中心。这种将科学研究与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方式,也成为19世纪后期德国工业强劲增长的秘诀所在。

—摘编自王亚平著《德国通史》等

材料二   1895年后,中国掀起书院改制的热潮。1898年,张之洞创办的两湖书院也开始仿照西方学堂,分班授课,开设经学、史学、算学、舆地、兵法、时务等课,令诸生阅读《时务报》。1899年,改地图课为兵法课,增加军训和体操,朝着文武兼备的方向发展。1902年,书院改为两湖高等学堂,分习经学、中外史学、中外地理学、算学、理化学、法律学、财政学、兵事学等8门。两湖书院在清末教育改革运动中具有较大的影响。

—摘编自《张之洞与中国近代教育》

(1)简析材料一中柏林大学建立的影响。
(2)分析材料二中两湖书院改制的原因,并综合上述材料就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2024-04-11更新 | 14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茂名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3 . 地图既是人们空间认知的图像表达,又是人们进行空间认识的工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570年,在安特卫普首次出现了名为《地球大观》的地图集。其作品利用大量航海日志与地图资料,采用统一的投影法、 比例尺和“一图配一文”规则,获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荷兰人很快效仿这种制图和商业模式,阿姆斯特丹成为后起的行业中心,“地图集”作为一种新型出版物开始流行起来。

1594年,法国人莫里斯·布格罗出版了一部国家地图集《法兰西大观》,收录了18幅王国地图,将古代高卢的疆域同当下法兰西的领土对应起来。波旁王朝也在边境省份任命了多位“国王工程师”直接负责地形的勘测,并且配备了专门的地图绘制人员。他们走遍了王国的疆域,绘制了可以准确定位的地图,还形成了许多文字报告和图集。

———于京东《图上的“国家”:西方政治史研究中的地理学叙事及其变迁》

材料二   清末以降,采用西方印刷技术的新式地图,逐渐成为近代中国思想启蒙与 “出版救国” 的重要媒介。20世纪初, 商务印书馆开始涉足地图出版领域,特别是伴随“癸卯学制”的颁行,为配合中小学“最新教科书” 的编辑与发行,相继译印《西洋历史地图》《瀛寰全图》《万国舆图》等教学地图,颇受当时中小学教材市场的欢迎。同时,感于“日俄开战,于我国关系甚大”,于1904年出版发行了《最新满洲朝鲜地图》,成为清末较有代表性的时务地图。

———李鹏《清末民国商务印书馆地图出版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 世纪后期荷兰、法国“地图集”出现的背景,并分析两国“地图集”反映的不同价值取向。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 世纪初新式地图在近代中国传播的作用。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地图革新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2024-02-28更新 | 246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4 .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孜孜不倦地寻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其思想和精神将永远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阅读下面三幅图:

请回答:


(1)图一的作者是谁?它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2)图二奏响了中国20世纪初年的时代最强音,一批杰出的思想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在呐喊。列举当时的主要思想家?这个思想家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3)图三中的那个外国人见证了20世纪30年代的红军战略大转移,为伟大的“长征精神”所感动。试说明长征的直接原因。简要概括长征的历史意义。
2024-03-23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封建专制制度内部所滋生的暴政、压迫、腐败、封闭、保守等弊病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鸦片战争后,列强的入侵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的生存与发展危机,同时,产生于中国社会内部的新经济因素也试图为自身的发展开辟道路。一些思变图强的上层人物继承了林则徐、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思想并先后领导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运动和立宪运动,经历了从学“西器”到学“西法”的发展过程,并较广泛地宣传了西方的进步思想和观念。这种温和的、有限的改革之路为社会的质变做了量的积累,同时也使寻求救国良策的仁人志士从中吸取教训。但这种在腐朽的封建社会肌体上修洞补疮的方式,无法真正实现救亡图存的理想。

——摘编自张立方《现代化视野下的辛亥革命与中国社会》

材料二   中国传统一向以“长裾雅步”为美,至辛亥时期,新派人物无不以西服为求新的标志,一代青年纷纷仿效。妇女服装受洋装影响,“竞尚紧小,伶俐可喜”,并为各地所接受。人人皆可随心所欲地穿着打扮,再没有等级界限和服制规定。当时的“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反映了一个新的时代在审美上、习俗上的变迁。这些变化和当时妇女运动的兴起(包括“兴女学”)以及妇女不断走向社会关系密切。服饰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当时妇女走向解放这一重大的社会变革,反映了妇女地位的变化。

——摘编自徐波、沈卫等《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1)根据材料一、简析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辛亥革命对近代社会进步的影响。
2023-12-25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滦州的东邻昌黎县乡民曾聚众捣毁清政府制盐局,北邻迁安民众曾痛打知县,西邻丰润组成了华北救命军。义和团大师兄张洪一直在滦州北部坚持反政府斗争,滦州起义的核心人物,被称为“东方圣人”、“关东大侠”的吴禄贞、蓝天蔚二人与宋教仁等于1907年在奉天(今沈阳)建立中国同盟会辽宁支部。八国联军由天津东下时,滦州属必经之地。联军所到之处,扶植痞棍,横行霸道……仅自光绪九年(1883年)以后滦境东南频河地区竟有480余村被水湮没。沧桑改易,民无栖止,境内饥荒,富庶气象荡然无存。春苦风而夏苦雨,十年九不收。

——摘编自《滦早志》

材料二1911年10月,清政府为炫耀军威,决定在直隶永平府地界内辖地(大致今秦皇岛、唐山地区),举行新军军事演习(也称“秋操”)。清政府万万没想到,参加演习的部分将士早已加入了中国同盟会,他们决定“暗带子弹,相机起义”。正在这时,武昌起义爆发。这一方面打乱了清政府的秋操部署,另一方面也极大鼓舞了滦州准备起义的新军官兵。参与滦州兵谏的20镇各营管带王金铭、施从云、冯玉祥等人,志同道合,以推翻清廷为目标,密图在驻地滦州举义。12月31日,驻扎在滦州的第七十九标新军公开起义,响应南方革命。1912年1月3日,他们在滦州城举行大典,宣布成立中华民国北方革命军政府,并通电全国。1月4日革命军乘车西进,准备直捣清廷。于雷庄处被围,大部官兵遇难,起义失败。中山公园的纪念墙上记录了1936年颁布的《国民政府令》:“辛亥光复,发轫于武昌,而滦州一役,实促其成。”

——摘编自《辛亥滦州起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滦州起义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滦州起义的历史价值。
2023-05-10更新 | 18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吴禄贞,字绶卿,1911117日殉国。1899年,吴禄贞东渡日本留学。当时留学之风初开,国人尚多视异国为畏途,尤以时距甲午之败,仅只数年,敌意犹存,惟绶卿独认为临阵用兵,必须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他常说,欲雪甲午之耻,亦惟有先了解和学习日本人的长处,方能有济。清廷为了保护延吉地区,早在19078月设置了边务公署,吴禄贞负责所有的具体边防事务。在此期间,吴禄贞就延吉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之后,亲自绘制《延吉边务专图》,同时还编写了《延吉边务报告》用于驳斥日方在“间岛”事件当中所发表的所有谬论。吴禄贞在武昌起义爆发后的重大时刻,一直是在苦心孤独地筹划奔走,要为举兵响应创造有利条件。最终他选择了燕晋联军这条路。面见阎锡山时,吴禄贞讲道:“我同张绍曾、蓝天蔚已商约好了,只要山西的军队和我们第六镇的队伍联合起来,从石家庄北上,他们的军队就从滦州西来,这样南北夹攻,北京旦夕可下。”

——摘编自李孝平《辛亥忠烈吴禄贞》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吴禄贞的生平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吴禄贞的时代精神。
2023-10-1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安康中学2023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睡狮”与“醒狮”



《新生命活跃起来》

1898年7月,谢缵泰绘制了《时局图》,后来多次改动刊印。上有题词“沉沉酣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而由这样的“睡”中华与“醒”国民的意象,中国又有了“睡狮”与“醒狮”一类的名称。

陈天华在《猛回头》结尾唱道:“猛睡狮,梦中醒,向天一吼!百兽惊,龙蛇走,魑魅逃藏。改条约,复政权,完全独立;雪仇耻,驱外族,复我冠裳。到那时,齐叫道,中华万岁;才是我,大国民,气吐眉扬。”

号称“革命军中马前卒”的宣传家邹容,在他1903年写成的《革命军》中,直接将清末的中国比作睡狮,呼唤它的醒来:“嗟夫!天清地白,霹雳一声,惊数千年之睡狮而起舞,是在革命,是在独立。”

清末、民国时期涌现了许多《醒狮歌》,创办了许多以“醒狮”命名的期刊,成立了许多以“醒狮”为名的社团。在中华民族已到危亡时刻的1934年,满怀悲愤的徐悲鸿挥毫泼墨,创作了《雄狮图》,题词“新生命活跃起来”。

——胡阿祥《吾国与吾民———中国历代国号与古今名称研究》


提取材料信息,对材料中的“醒狮”形象加以阐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