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12年2月7日,黎元洪致电孙中山:“俄国将援助蒙古独立,扩张其势力范围,英国亦将扩张其势力于西藏,日本此举或欲延长其租借地期限……或更占领满洲全境。为今之计,宜速促满洲退位,恢复秩序,合力以排诸外国之要求,否则危险万状。”材料可用于探讨(     
A.列强瓜分中国的原因B.北洋军阀夺取革命果实的影响
C.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D.国民民族独立意识增强的表现
2023-04-20更新 | 43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红岭教育集团)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民国六年有人在日记中写道:“山西督军兼省长阎锡山,复辟以来不受山西巡抚之命,而反发兵出晋赴京讨张勋,指张勋为叛逆,抑何悖谬若此耶?”这反映(     
A.讨伐复辟的行为被作者认可B.作者思想具有保守性
C.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地方军阀势力的庞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是一些学者对辛亥革命的看法,以下材料可以看出几位学者都认为辛亥革命
观点出处
辛亥革命开创的政治、经济生活新局面是中国共产党得以产生发育的社会条件。郑艳凤《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辛亥革命促进了社会主义的初步传播,为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马列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础。吴建红《不同视角下辛亥革命史教育价值刍议》
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准备和培养了干部,教育和锻炼了群众。卢淦明、李俊宏《浅析辛亥革命对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贡献》
A.完成了民主主义革命任务B.与社会主义道路前后相继
C.具有与时俱进的发展特点D.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列主义
4 . 【救国与探索】

近代史上改变落后中国的四种流行方案

方案一救亡抵抗外来侵略是首先任务,只有独立才能教国。
方案二启蒙落后在于民众的心智,只有启蒙才能救国。
方案三翻身落后在于阶级压迫,只有推翻了反动势力,才能救国。
方案四近代化落后的原因在于未完成近代化,必须全面向西方近代文明学习。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大纲》

针对如何改变落后的中国,近代史上曾流行过以上四种解决方案。请结合所学,指出最优方案并阐明理由。(说明:最优方案可以是表格中的一种或若干种的组合;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3-01-16更新 | 191次组卷 | 3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2 -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广东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南明”是明朝灭亡后明室后裔在南方建立的一系列政权的称谓。康乾时期,“南明”是敏感的政治符号被禁止提起。在20世纪头十年,“南明”概念却被广泛使用,但随后20年内,“南明”概念又未受到特别重视。由此可知,“南明”这一概念地位的变化(     
A.表达了国人抵抗外来压迫的愿景B.深受时局变化与民族观念的影响
C.反映出北洋政府加强了对民间舆论的限制D.体现出新文化运动对传统史学研究的否定
2023-02-11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华附、省实、广雅、深中四校2023届高三2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戊戌维新只是一次失败的内政改革,它作为宫廷政变的一部分,那拉后专权使吏治益坏,对于光绪帝变法行为进行限制。

——潘武《中华中学历史教科书》1912

材料二

政变以后,所在朝的守旧党,故自以为意得志满,但社会上的心理,却和他成一个反对,依旧趋向着维新的一方面,所以要算做第一次欧化的大动机。维新失败,政治复旧,但是国人思想已变。

——赵玉森《新著本国史》1922

材料三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也增长起来,形成一种政治势力……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都开始了政治活动。

——苏寿桐《高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第三册)1957年》

请以“时代与历史教科书中历史叙事的关系”为视角,自拟论题,对上述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关于“戊戌变法”的叙事作出阐释。(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024-02-03更新 | 154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88年,荷兰共和国执政威廉在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邀请下,出兵英国。推翻斯图亚特复辟王朝,英国史书上称为“光荣革命”。发动“光荣革命”的七位政变者中有四位是辉格党领袖,代表了新贵族利益。剩下的三位,有托利党创始人,顽固守旧的男爵,还有伦敦主教,他们则是典型的旧贵族的代表。七位新旧贵族联合发动政变,表明了“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之间的联合妥协。

——摘编自陈晨《从1688年光荣革命看“英国式”政治冲突的解决》

材料二   辛亥革命期间,由于险恶的革命形势,南方革命政府被迫和北方清政府进行“南北和谈”,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党人被迫向得到列强支持的袁世凯妥协退让,表示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可以保举其为临时大总统。1912212日,清帝发布退位诏书。次日,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孙中山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临时大总统的职位被袁世凯窃得,中国开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由此可见,“南北和谈”的达成,是中国式的“光荣革命”。

——摘编自刘经盛《南北和谈,中国式“光荣革命”——试论辛亥革命的历史结局》

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光荣革命”。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认为,自辛亥革命以后,对于中国在政府变更之后如何保持国家“同一性”的探讨,已经从历史上的“正统”的承续规范转化为近代欧洲列强主导的国际法。而作为整体认同对象的“中华”或“中国”概念逐渐脱离了原来的“华夷之辨”的语境,逐渐“获得了带有现代性因素的历史文化共同体与国家政治体符号性质的客观内涵”。该学者意在说明,辛亥革命(     
A.有利于中国向近代民族国家转型B.增强了中国国家主权观念
C.催化了中国多元一体民族的形成D.强化了中国对列强的依附
9 . 民国初年,王某与其妻甘氏出身优伶,以唱戏为业,被拒绝载入宗谱,故与族人对簿公堂。湖北高等审判厅援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论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判决王某可以入谱。族人上诉后大理院维持了原判。这一判例反映出当时(     
A.宪法权威得到充分尊重B.宗族各项规定违反法律
C.法制建设形成完整体系D.社会平等思想得到弘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