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的政治力量,新的经济力量,新的文化力量,都是中国的革命力量,它们是反对旧政治旧经济旧文化的。这些旧东西是由两部分合成的,一部分是中国自己的半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另一部分是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而以后者为盟主。所有这些,都是坏东西,都是应该彻底破坏的。中国社会的新旧斗争,就是人民大众(各革命阶级)的新势力和帝国主义及封建阶级的旧势力之间的斗争。这种新旧斗争,即是革命和反革命的斗争。这种斗争的时间,从鸦片战争算起,已经整整一百年了;从辛亥革命算起,也有了差不多三十年了。

——引自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1月)


根据材料,围绕“新的政治力量”的革命斗争(整体或局部)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运用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2-12-12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十校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12年2月14日,革命派占绝对优势的临时参议院就建都地点进行表决,开票时计得28票,20票主北京,5票主南京,其决议称:“前经各省代表指定临时政府地点于南京者,因当时大江以北尚在清军范围内。今情势既异,自应因时制宜,定政府地点于北京。”决议中“今情势既异”指(     
A.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B.革命派内部分裂非常严重
C.清帝退位封建帝制结束D.立宪派和旧官僚投机革命
2022-11-25更新 | 237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名校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下表为辛亥革命后四个月内部分独立省份在政权鼎革前后的县官人事变动情况。据此可知(     
省份实际县级政区数知悉最后一任正印官
去向的县级政区数
正印官留任的县级政区数留任比例(%)
独立省份湖北63221359.1
湖南5713538.5
陕西841715.9
安徽53221150.0
江苏63592339.0
浙江71622133.9
广东6428932.1
合计4552238336.9
A.革命力量发展极不平衡B.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
C.旧的官僚体制根深蒂固D.清朝统治基础渐趋瓦解
22-23高二上·河南商丘·期中
论述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改良与建设是渐进性的社会变革与发展,是社会生活的常态;革命则是对既有社会制度乃至生活秩序的根本性变革。当顺应历史发展的改良遭遇阻碍,难以继续,而使社会矛盾激化之时,以暴力去除这种阻碍的革命才会发生。但革命爆发且取得胜利之后,并非表明其要进行的变革已大功告成,而胜利者往往面临着长期的、某种意义上更为艰巨的建设工作。中国近代是数千年来社会变动最为急剧的时代,在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进程中,社会变革之深刻与建设任务之艰巨,亦堪称数千年来所未闻。尤其时至十九、二十世纪之交,从清王朝统治集团到社会各方人士,都强烈地感受到进行变革的极端紧迫。此世纪之交所发生的前后相继的改良、革命与建设,即为此种局势与国人心态明白无误的表现。

——改编自李学智《清末改良与辛亥革命后的建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
2022-11-17更新 | 57次组卷 | 5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三大联考(1月)历史试题
5 . 【民族主义与民族复兴】

材料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为挽救民族危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无数仁人志士不惧艰险、前仆后继、舍生忘死、顽强斗争。经过一百多年的不懈奋斗,如今过去西方人眼中的“劣等民族”、“东亚病夫”,已成为国际巨人,改革开放创造了世界奇迹,中国人过上了小康生活。

部分西方学者认为,在整个世界越来越连成一片,多民族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日益加强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主义似乎已失去了它曾经有过的积极意义,而成为一种逆时代潮流而动的、甚至只具有很大破坏性的消极现象。


结合材料,紧扣“近现代世界的民族主义现象”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加以论证。(要求:论点鲜明,事实确凿,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2-11-02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荆宜三校2023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中国的转型下面材料是高三历史学习小组对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研究所搜集的史料。

【总纲】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

——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绪论PART1被动开放

PART2经济起步

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中日战争前,民族资本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0余家,平均每年新设厂约为2家。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获得了一个短暂发展的春天。这一时期,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此外,火柴、榨油、造纸等轻工业也有了显著的发展。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随着一战的结束,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

PART3政体变革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PART4思想解放

我的知道中国有太炎先生,并非因为他的经学和小学,是为了他驳斥康有为和作邹容的《革命军》序,竞被监禁于上海的西牢。先生狱中所作诗,却并不难懂。这使我感动,也至今并没有忘记,现在抄在下面——邹容吾小弟,被发下瀛洲。快剪刀除辫,干牛肉作根。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临命须掺手,乾坤只两头。19066月出狱,即日东渡,到了东京,不久就主持《民报》。我爱看这《民报》,但并非为了先生的文笔古奥,而是为了他和主张保皇的梁启超斗争,真是所向披廉,令人神旺……却为了他是有学问的革命家。

——摘编自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1)根据研究主题,请你补充与被动开放有关的四件历史事件。
(2)对于经济起步阶段而言,结合所学,分析经济起步苦难的原因。
(3)“辛亥革命并没有完全胜利”结合所学与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简析鲁迅敬佩章太炎的原因,并思考这个史实能否为主题提供可靠的依据?如不能,请说明原因。
(5)四个阶段的材料收集完成后,老师对他们研究的问题提出了建议。此时你身为老师,请为他们问题研究提出两条建议。(可从史料类型、研究角度等方面)。
7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辛亥革命发生后,孙中山回顾与反思辛亥革命之成败、其思想观念前后发生了重大变化。前期,他认为辛亥革命已经达到了铲除专制、确立共和的目的。后期,他认为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的大皇帝、但是没有肃清由清廷遗留的武人、官僚、政客转变而来的无数小皇帝,广大民众也没有养成自主治理国家的能力,民主政府并未真正建立起来……与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彻底扫除专制、直接建立社会主义的国家相比,中国的辛亥革命是不彻底、不成功的。这种认识对晚年孙中山再次举起武装革命的旗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摘编自动雪莲、邱捷《孙中山对辛亥革命的回顾与反思》

材料二   抗战时期是中国民族主义最为高涨的时期,国共两党都从辛亥革命中汲取理论养分,宣扬各自的抗战理念。国民党认为应吸取辛亥革命的教训,主张“中国的革命必须以三民主义为领导”“革命决不能中途妥协”,并将辛亥革命作为激励国人抗战到底的精神来源。中共清醒地认识到国民党政权存在着既联共又反共、既抗战又妥协的不确定性,通过对辛亥革命教训的总结,强调发动民众、将革命进行到底,呼吁加强国共团结,坚持抗战到底。

——摘编自夏卫东《政治符号:辛亥革命与近代国共关系》


(1)概括孙中山对辛亥革命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
(2)指出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在辛亥革命认识上的相同之处,并简要分析其意义。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它或者将全部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全部交成另一种东西。

——选自林肯《家庭纠纷》

材料二 所有敬仰孙中山先生的中华儿女,包括大陆同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等,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把握历史机遇,担当历史责任,把孙中山先生等一切革命先辈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上的讲话

材料三 ……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矣批准后变通执行。……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材料一反映了林肯的什么主张?为了取得南北战争的胜利,他颁布了哪部文献扭转战局?
(2)孙中山先生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中,推翻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是哪次革命?此次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材料二中,我国为推进国家统一,在港澳台问题上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
(4)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哪一项基本国策?它最早依据哪一法律文献成为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而确定下来?
(5)请你谈一谈对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认识。
9 . 有学者提出:“看一场革命的成败与否,关键是要看这一场革命与其物件关系的变化。如果革命战胜了她的物件,她便胜利无疑;如果革命被她的物件所打倒,她便失败而无疑。以此观点为依据可以说明(     
A.义和团运动不具有反帝性质B.辛亥革命是成功的民主革命
C.五四运动并不是成功的运动D.国民革命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2022-10-15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3届高三10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10 . [妇女解放与社会变革]

材料一

辛亥革命时期,妇女解放思想和主张的广泛传播,使得大部分先进知识妇女开始觉醒。一些女留学生在国外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开始创办妇女报刊,自己起来为妇女解放呼喊。当时在上海、北京先后出版的《女学报》《女界月报》《北京报》《上海天足会报》《中国妇人小杂志》《女子世界》《中国女报》《神州女报》《中国新女界》等妇女报刊,以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天赋人权学说为思想武器,鼓动妇女参加革命,争取政治上的民主权利;要求经济自立,争取工作权利;主张家庭革命,革去夫为妻纲、父为子纲,获得婚姻自由等。这些观点和主张,反映了中国妇女要求冲破封建禁锢、争取自身解放的强烈愿望,汇集成一股强大的不可逆转的社会潮流。

——摘编自徐静《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

材料二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中世纪后期英国出现了妇女的“黄金时期”。黑死病造成人口大量减少,劳动力缺乏,致使很多妇女流入城市。她们的经济活动范围因此突破了农业的局限.就业范围也变得广泛起来。每个城市都能看到妇女从事洗衣工、守门人和澡堂服务员的工作,她们还涉足理发、缎带纺织、书籍装订、房屋出租、旅馆和酒店的开设、食品的经营出售等几十个行业。在市镇的各行业中,妇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妇女协助丈夫工作,当丈夫去世后,妇女们便接替他们的工作,经营商业和手工业,并成为行会会员。妇女无论已婚与否皆可参加行会,有些行会则完全由妇女组成。女匠师、刺绣女工及其他行业的妇女都可以收受学徒。1319年,在伦敦的纳税人记录中,女性纳税人占4%,有些是出租房产的富裕寡妇,也有独立经营的已婚和未婚女性。

——摘编自徐海燕《中世纪英国妇女的“黄金时期”问题辨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时期妇女解放运动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后期英国妇女“黄金时期”出现的背景。材料二中的妇女活动能否充分说明中世纪后期是英国妇女的“黄金时期”?请说明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