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说:“从前皇帝自称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被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别人看作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2022-11-03更新 | 941次组卷 | 52卷引用: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戊戌变法——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辛亥革命
2019-01-30更新 | 3314次组卷 | 59卷引用: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3 . 民国初年,各种政治力量分化组合,全国各地陆续成立了数百个号称为“党”或“会”的政党或政治派别,如“中华民国联合会”“统一党”“统一共和党”等等。民国初年党派林立反映出
A.不同社会阶层严重对立B.政党政治逐渐趋于成熟
C.国民急切希望参政议政D.统一成为时代发展潮流
2020-11-19更新 | 760次组卷 | 18卷引用:重庆市沙坪坝区凤鸣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书》中指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方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所谓独立,对于清廷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行动既一,决无歧趋,枢机成于中央,斯经纬周于四至,是曰领土之统一”。这表明孙中山意在(       
A.构建近代民族国家B.揭露清廷的民族压迫政策
C.否定君主专制制度D.获取列强对新政权的承认
2023-11-23更新 | 372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四川外语学院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十分集中地概括了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力追不舍的社会政治目标和为之奋斗不息的方向。……当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了第一首民国国歌的时候,“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已由革命派的意向变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意向。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材料三 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辛亥革命后,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丰碑——辛亥革命》

材料四 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是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革命党人是如何“揖美迫欧”的?革命派“旧邦新造”的意向指的是什么?
(2)根据上述两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一中“世界潮流”指的什么?图二中提出“革命尚未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为什么“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五四运动”?
(4)综合上述材料,中国近代救亡图存革命的主题是什么?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译一本书名叫《平民政治》,但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

——摘编自徐兆玮《棣秋馆日记》

革命后地方不同了一点,绿营制度没有改变多少……守兵当值的,到时照常上衙门听候差遣。马兵仍照旧把马养在家中。衙门前钟鼓楼每到晚上仍有三五个吹鼓手奏乐

——沈从文《辛亥革命的一课》

材料二   下列表格是凤凰网关于辛亥革命的调查。


材料三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摘自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1)指出材料一中两段材料关于辛亥革命影响的看法有何不同?对此应如何理解?
(2)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二中网友选择武汉和广州的各自理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在政治民主化方面做出了哪些贡献?
2020-03-25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政治制度的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宋朝设官之制,……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廷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

——《文献通考》

材料二   盖不经军政时代,则反革命之势力无由扫荡。而革命之主义亦无由宣传于群众,以得其同情与信仰。不经训政时代,则大多数之人民久经束缚,虽骤被解放,初不了知其活动之方式,非墨守其放弃责任之故习,即为人利用陷于反革命而不自知。……辛亥之役,汲汲于制定临时约法,以为可以为民国之基础,而不知乃适得其反。……试观元年临时约法颁布以后,反革命之势力,不惟不因以消灭,反得凭藉之以肆其恶,终且取临时约法而毁之。而大多数人民对于临时约法,初未曾计及于本身利害何若?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可知未经军政、训政两时期,临时约法决不能发生效力。

——1924年孙中山《制定建国大纲宣言》

材料三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

——《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   英国、德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比较

英国德国
国家元首名称国王皇帝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世袭
国家元首的权力掌握行政、立法、军事等大权
政府产生方式首相组阁
政府与议会的关系议会、宰相对皇帝负责


(1)根据材料一,写出唐代中央官制的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宰相职权发生的具体变化。概括指出唐宋王朝中枢权力演变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国初期《临时约法》面临的问题。孙中山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需采取哪些措施?
(3)材料三中英国“全新的政体”指的是什么?美国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有何创新?
(4)根据所学知识,在材料四的表格中依次填写相应的内容。
2020-03-27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