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民国初年,人们参政议政热情大为高涨,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社会舆论空前开放,社会上兴起移风易俗的潮流。恰如列宁1913年在《亚洲的觉醒》一文中所指出的:“现在中国的政治生活沸腾起来了,社会运动和民主主义高潮正在汹涌澎湃地发展。”这一现象说明(     
A.三民主义解决了社会问题B.政治变革推动思想解放
C.社会主义成为思想的主流D.民国政党政治获得成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12年1月10日,民主革命家吴木兰在上海发起成立“女子同盟会”,其章程明确规定:以“扶助民国,促进共和,发达女权,参预政事”为宗旨。之后,一大批女性进步团体纷纷成立,并上书请愿,要求南京临时政府在宪法中明确规定“男女平等”,给予妇女“完全参政权”。由此可见(       
A.自由民主观念成为主流B.临时政府获得民众支持
C.辛亥革命推动女性解放D.女性参政权利得到保障
3 . 瞿骏在文章中谈到,辛亥革命作为20世纪中国的第一场革命,并非起始于辛亥这一年,有它在清代的种种“前因”;也并非结束于辛亥这一年,有它对其后历史漫长深远的影响。该学者强调(     
A.辛亥革命的爆发具有必然性B.辛亥革命持续的时间较长
C.长时段多维度认识辛亥革命D.辛亥革命对后世影响深远
4 . 辛亥革命发生后,各省对县官职位的称呼都未能统一,如陕西、贵州及未独立的8省仍保留“知县”旧称,湖南、湖北、四川、安徽等省在独立后将县官称为“县知事”,广东、广西称“县长”,浙江则称“县民事长”。直到1912年11月,袁世凯下令县级行政长官均称县知事才逐渐统一。这反映了辛亥革命(     
A.瓦解了原有的选官秩序B.冲击州县官群体
C.造成中央政府权力分散D.埋下失败的隐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正如董必武所说:“辛亥革命根本没有打碎封建军阀和官僚的国家机器。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基础,更是原封未动。中国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就这个意义说,辛亥革命是失败了。”其原因是这场革命(     
A.不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B.没有解决中国社会根本矛盾
C.试图通过立宪运动达到自救D.没有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6 . 武昌起义之后,士绅、商会在各革命政权中都占有不少重要职位。湖北广济的农民成立了代表自己阶级利益的政党——农林党。妇女们也成立了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等党团组织。这表明,辛亥革命(     
A.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B.推动了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
C.颠覆了传统社会的等级观念D.建立了以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
7 . 从戊戌维新起,相当一些中国人的共同愿望就是寻求根本性的整体变革。变法期间百政并举以图迅速破旧立新,正体现了这种急迫心态。而维新不成反致政变,是一个重要转折。这一转折造成的长远政治后果是(     
A.民主革命的方向发生了改变B.向西方学习的目标有所变化
C.清朝覆灭和千年帝制的终结D.民主科学逐渐成为时人共识
8 . 1908年资政院、咨议局选举的覆盖面仅占全国人口的4%,1912年底至1913年初各省国会议员选举登记选民已达当时全国人口的10%,连“神州大布衣”向岩都自认比孙中山和袁世凯都强而自荐担任民国大总统。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晚清政府“新政”推动B.三民主义为民众所接受
C.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末,中国传统的“求新”观念与西方的“进化”观念相辅相成,“新中国”一词即是在进化主义和维新思想共同推动下出现并得到传播和使用的,提倡“维新中国”和建立“新中国”呼声的高涨即建立在此基础上。1900年以来,西方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开始传入中国,其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人对“新中国”构想的深度和广度。民主革命时期,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人的“新中国”话语,先后有五四时期的“青春中国”“少年中国”、大革命时期的“真正民主共和国”、土地革命时期的“苏维埃新中国”、全面抗战时期的“新民主主义新中国”与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新中国”。“新中国”话语无论怎样演变,但对外争取中华民族独立、对内维护中华民族统一都是其中应有之义。

——摘编自俞祖华《民主革命时期中共“新中国”“中华民族”话语的交集互动》


选取中国近代史整体或某个时期,围绕“新中国”“中华民族”的话语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2023-09-27更新 | 9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九师联盟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始,即发布“剪辫通令”,强行剪去男子头上的辫子。开展妇女不缠足运动,形式多样的禁缠足宣传从南京、上海向全国推开;广大妇女走出家门,参与社会事务。这说明,辛亥革命(     
A.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B.推动了社会风气好转
C.提高了妇女政治地位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