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1 . 下表展示的是 1915 年在上海出版的《青年杂志》第 1 卷第 1 号第 1 页刊载的文章目录,从中可以看出该刊物       
●敬告青年——陈独秀
●法兰西人与近代文明——陈独秀
●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高一涵
●新旧问题——汪叔潜
●妇人观——陈独秀
●春潮(小说)——陈嘏
●现代文明史——陈独秀
●青年论(英汉对译)——一青年

①宣传西方文化 ②寄希望于青年 ③倡导文学革命 ④针砭中国旧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 . 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参加一战
A.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派遣军队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
C.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D.有效抑制了日本在华势力的扩展
3 . 袁世凯最终于1915年5月25日被迫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一战为日本侵华提供了有利机会   ②“民四”指的是民国四年
③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   ④袁世凯换取了日本的支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 . 有学者总结∶清末新政是中国近代经济立法的第一次高潮,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刘揆一和张骞先后担任工商、农林和农商总长期间(1912年8月一1915年9月),是近代中国经济立法的第二次高潮。这些政策法令解除了开办企业的若干限制。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第一次高潮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B.两次高潮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C.第二次高潮巩固了南京临时政府的统治D.两次高潮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经济近代化
5 . 下图是1915年12月26日《神州日报》上登载的一幅漫画。该漫画反映出当时
A.神州光复B.民国肇建C.清帝逊位D.帝制复辟
6 . 1918年,孙中山曾痛心第表示“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这里的“北”是指
A.沙俄残余势力B.日本帝国主义势力
C.袁世凯独裁统治D.段祺瑞等北洋军阀
7 . 下面列出的是某同学记录的历史笔记。将笔记内容进行归纳,可以得出的认识是
A.民族危机空前严重B.先进与落后同时并存
C.革命潮流浩浩荡荡D.经济与文化快速发展
8 . 1914年袁世凯制定《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大总统是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大总统召集立法院,宣告开会、停会、闭会;总统制定官职官规,任免文武职官;有宣告开战媾和、统率全国军队等权力。这说明
A.共和制在中国彻底结束B.总统制取代责任内阁制
C.北洋军阀封建统治开始D.政党政治已经名存实亡
9 . 胡适指出,新文化不应用突然置换的方式取代旧文化,而要考虑“怎样才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吸收现代文化,使它能同我们的固有文化相一致、协调和继续发展?”由此可知,胡适
A.承认传统与现代文化的不可分割性B.主张全面有序借鉴西方现代文化
C.旨在强调新文化运动具有不彻底性D.力求用科学精神弘扬传统价值观
2020-12-01更新 | 1795次组卷 | 26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10分钟课前预习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25年,“江浙京奉鲁豫各处兵戈纷起,除水路轮船可达之少数各地外,其津浦、京汉、陇海、胶济、京绥各铁路货车一律停开,所属各省份运输阻断,几乎无货可售。”上述材料说明中国民族工业在20世纪20年代由“黄金时期”转为萧条的原因之一是(       
A.蒋介石对红军连续发动围剿B.一战后列强加紧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C.军阀割据与军阀之间的混战D.民族工商业间的恶性竞争,无货可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