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袁世凯死后,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在英美支持下,控制了直隶及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等省;皖系的段祺瑞在日本支持下,据有皖、浙、闽、鲁、陕各省;奉系的张作霖也以日本为靠山,占据东北三省……各军阀之间争权夺利,先后爆发直皖、直奉等军阀的混战。这反映了当时(     
A.日本在中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B.北洋各军阀在实力上处于势均力敌
C.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D.北洋政府在中国的统治已名存实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民国初期的“府院之争”,从表面上看是两个国家机构之间为争权而发生的矛盾冲突,在资本主义民主体制下是一种常态。但是发生在刚刚脱离有几千年专制传统的、初建共和的民国,则不能不有其特殊原因。这里的“特殊原因”主要是指(     
A.古代帝王权力观念根深蒂固B.临时约法在制度设计上的不足
C.黎段二人政治性格上的缺陷D.美日对中国政局的插手与干预
3 .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总统,段祺瑞任国务总理。在美国的支持下,黎元洪免去段祺瑞的国务总理职务,段祺瑞则前往天津成立“独立各省总参谋处”,鼓动各省军阀脱离中央,试图通过武力罢免黎元洪。以上史实说明
A.军阀混战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必然走向
B.辛亥革命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C.军阀间争权夺利是辛亥革命后中国未能实现民族独立的根本原因
D.黎元洪与段祺瑞的争端是孙中山发起二次革命的直接原因
4 . 下表是1914—1919年中国部分统计数据。
农户1914—1918年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1914—1918年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1914—1918年增加4900多万亩
陆军1914—1919年

增加92万多人

军费1916—1918年增加5000多万元
影响上表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B.西方列强侵略加剧
C.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D.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2020-12-16更新 | 357次组卷 | 15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在《重寻近代中国》中写道:如何评估1928年之前的中华民国史,过去的言说,不论是中共,还是国民党,都将这一时间段看作是“北洋军阀反动统治”,即便是中性表述,也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或“北洋时期”。如果从大历史视角观察,1912年至1928年的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的正统。继续妖魔化这段历史,其实是对中国历史的不尊重。


概括材料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化角度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19-10-25更新 | 243次组卷 | 25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