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一1927年中共“五大”党员成分

党员总数57967名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中小商人其他
所占比例(%)50.818.719.13.10.57.8
党员性别比(%)男党员91.73女党员8.27

表二1928-1930年工人占全体党员比例的变化

党员总数130194名1928年6月1929年1930年7月1930年9月
工人所占比例(%)10.97.08.51.6
农民所占比例(%)≥70


(1)根据表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党员成分构成比例所反映出的信息。
(2)根据表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中国民主革命的变化。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革命的认识。
2018-12-2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联赛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纲(原件系俄文,题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由中共中央马恩列斯编译局译成中文)对党的纲领有如下的说明:(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为止;(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材料二 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暴风骤雨,中国终于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那一天,北京沸腾了,中国沸腾了。那一刻,举国欢庆,30万军民齐聚天安门广场,来庆祝这个伟大日子。

——摘编自历史必修(I)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的理论来源,并写出其诞生的标志。

(2)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

(3)请将材料三的空白补充完整,并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2018-06-22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省级联考】海南省2018年普通高中基础会考历史试题

3 . 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在北京胜利召开,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期每一次党代会的召开,都是党总结经验、提出新的治党、治国方略的重要时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幢具有上海地方风格的石库门楼房——历史在这里交汇。当时的中国,风雨如磐,列强蹂躏。然而,却有这样的一批年轻人承担起了国家的兴亡之责。在上海、北京、湖南等地,他们以“老西”相称(英语里共产党的简称CP)。在他们的书信中,出现了“00000——这不是密码,而代表“共产主义者”。重读这一段历史,《共产党宣言》那振聋发聩的开篇之句响彻耳边——“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已经在这里徘徊。

——摘编自罗平汉《党史细节》

材料二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对八大作了历史的全面的评价,他说:“一九五六年召开的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分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形势,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

——摘编自罗平汉《党史细节》

材料三江泽民在一次讲话中关于“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尽快建立社会主义的新经济体制”的观点,强调“建立新经济体制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要正确认识计划与市场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是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更加重视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

——摘编自新华网通讯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共产主义幽灵”在二十世纪初上海徘徊的具体表现。

(2)据材料二指出中共八大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召开的?结合八大会议内容证明邓小平同志结论的准确性。

(3)针对材料三的观点,十四大提出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十五大又是如何深化完善这一目标的。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历史地位的认识。

2018-01-29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17-2018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期终考试历史试题
4 . 近期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的历史性会面,有利于推进国共两党的友好合作和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国共两党曾经有亲密的合作,也有激烈的对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史上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取得的最大成果是什么?
(2)土地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分裂对峙。毛泽东如何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中国的革命道路问题的?
(3)第二次国共合作能够实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列举国共合作的表现。
(4)在国共第二次合作关系破裂后,中共领导人民进行了解放战争。指出南京国民政府覆灭的标志性事件。解放战争对台湾地区与祖国大陆关系有何影响?
(5)综合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谈谈你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